跳到主要內容

逾七成學生補習 月花3億長青網文章

2010年09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09月12日 05:35
2010年09月12日 05: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新高中學制下,會考、高考相繼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中學文憑試,學生往後只需應考一個公開試,原意是減輕考試壓力,但有學生卻認為「只得一次機會定生死令人緊張」,決定每月花逾千元補習。明愛青年義工小組一項調查發現,八成半受訪學生曾經補習,其中約七成目前正參加補習班,每人每月平均開支約1000元,若以全港47萬中學生推算,總開支高達3億元。有教育界人士擔心,補習社着重考試培訓,會令學生產生「不需讀好書,只需考好試」觀念。

「讀了一年通識科,發現考試答題有困難,成績亦不好,與4個同學研究過補習社的課程後決定一起報讀」,月花逾千元補習的鍾同學,一向有報讀大型補習社的中文和數學班,連同新學制必修通識科合共補習3科,她相信補習有助改善成績。同是中五的盧同學則認為,新學制沒「前車可鑑」,以一次公開試成績決定能否入大學,令她失去信心,而補習社宣傳多,有不少同學亦報讀多個科目,令她相信補習有助考好公開試。

指新課程內容換湯不換藥

明愛青年義工小組今年1月至6月以問卷形式訪問近900個中學生,其中731表示曾經補習,其中七成表示目前正參加補習班(見表)。小組成員劉宇恒對在新學制下,仍有八成學生曾參加補習感到震驚,「新教育制度鼓勵學生靈活變通學習,但原來除了通識科外,絕大部分課程的教學內容只是『換湯不換藥』,仍是注重以書本知識應付考試」。他說,不少學生因不認識學制,對自己學習能力又欠缺信心,才會參加補習班。

學生每月平均補習花逾950

明愛的調查亦發現,不少學生是在家長安排或受朋輩影響而參加補習班,每星期平均花3小時,平均每月補習支出逾950元,若以全港47萬中學生推算,總額超過3億元。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研究部主任葉建源認為,同學擔心學業而參加補習班並非壞事,但不可否認,部分同學是出於「羊群心態」報讀補習班,他擔心學生只着重取得考試要訣及技巧,而非真正為吸收知識,長遠形成功利心態,以為「不需要讀好書,只需考好試」,他提醒學生不要被補習社過度宣傳和推廣誤導。

提防補習社宣傳手法誤導

明愛青年義工小組提醒家長和學生切忌被補習社誇張宣傳手法誤導而報讀補習班,並建議教育局批准學校推行小班教學,使教師有足夠能力應付學生需要,避免學生因未能在學校解決學習困難而報讀補習班;學校亦應聘請教學助理協助教師的行政工作,例如訓練學生參加比賽或籌辦課外活動等,讓教師可集中教學工作,協助能力較差的同學。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