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國基金業 也有山寨貨長青網文章

2010年09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09月13日 05:35
2010年09月13日 05: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冒牌的產品多如牛毛。這種俗稱A貨的產品,擺明車馬冒充人家的品牌。隨着中國製造業技術水準提升,A貨進化為山寨貨,不用人家的品牌,只是抄襲人家的研發成果、加以改良,形成自有品牌。到深圳華強北路走一圈,便知山寨手機的厲害。想不到中國公募基金,也有山寨貨,倒是大開眼界。

華夏基金公司是「老10家」之一,股東是中信證券,管理的資產規模3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基金客戶超過1300萬人,是中國規模最大的三家基金公司之一。華夏的皇牌基金經理王亞偉,過去3年在公募基金業績排名,拿了2年第一、1年第二。華夏大盤精選基金,是華夏的旗艦基金,一直由王亞偉主理。華夏為保持旗艦基金的驕人表現,自2007年1月已暫停接受投資者認購,把基金規模控制在70億元左右。華夏大盤精選基金業績驕人,投資者不得其門而入,便有別的基金公司打主意。一家叫華商的基金公司,名下的華商盛世成長基金,給發現是複製華夏大盤精選基金持有的證券。華商基金公司是2005年底成立,至今管理資產只有100億元。自2009年以來,華商盛世成長基金的季度十大重倉股不止一次與華夏大盤精選的十大重倉股票雷同,但是華商盛世的重倉時間會滯後一季,抄襲的痕迹很明顯。華商盛世成長基金在2009年回報108.18%,排名第六。居首位的華夏大盤精選基金回報116.19%;兩者相差不到10百分點。諷刺的是,華商盛世成長在今年首8個月的回報15.15%,位居所有基金榜首;華夏大盤8個月的回報只是6.33%,排在第九。而華夏大盤不接受認購,華商盛世成長坐享溢出效益,基金規模也壯大到70多億元,成為華商的旗艦基金。

抄襲屬搭便車行為 本小利大

學者研究發現(見註),在扣掉交易成本和基金費用後,山寨基金的表現與被抄襲的基金相若;如果被抄襲的基金是表現出眾的話,則山寨基金的表現亦在平均之上。華商盛世成長基金的表現,印證這研究結果。山寨基金的投資其實是屬於動量投資(momentum trading),只能在被抄襲基金公告投資組合後跟進買賣。如果基金披露投資組合的頻率愈高、被抄襲基金的轉手率愈低,複製投資組合的追蹤誤差便愈小。

山寨基金抄襲名牌基金投資組合,和別的山寨貨一樣,是典型的搭便車(free ride),付出少、收穫多。被抄襲的基金,耗用不少資源、時間、人力去發掘投資機會,本來這些資訊是私有產權,但一旦公告,卻成為大眾免費資訊,可以免費享用,而且效果、成績還不錯。

金融海嘯之後,各國監管機構都加強金融市場的信息披露要求,基金也不例外。但基金愈透明,愈容易被抄襲,基金經理研究的價值愈低。如基金披露信息不夠,投資者和監管機構又擔心基金經理不規範。信息披露有利有弊,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

註:關於山寨基金的論文,參考下列兩篇:

1. Wang and Verbeek, 2010: Better than the Original? The Relative Success of Copycat Funds。此論文在今年美國Eastern Finance Association 獲最佳投資論文獎。

2. Myers, Poterba, Shackelford and Shoven,2004:Copycat Funds: Information Disclosure Regulation and the Returns to Active Management in the Mutual Fund Industry。此論文刊在2004年10月號的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撰文:陳茂峰

CFA,CFPCM

御峰理財董事總經理

mfchan@nobleapex.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