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工業地轉住宅加碼 納九巴4廠長青網文章

2010年09月1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09月15日 09:58
2010年09月15日 09:58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面對樓價急升,政府急覓地增加住宅供應,規劃署剛完成「工業用地」和「其他指定用途(商貿)用地」的轉變用途研究,建議將7地區合共29.5公頃土地轉作住宅用途,比財政司長曾俊華早前說的20公頃多近10公頃。規劃署尋找的工業地都以單一業主為主,如小瀝源工業區內,業主有新鴻基地產、金利來、太古汽水和九巴等;九巴另有3幅車廠地被政府建議可轉作住宅。

李永達不反對 促公開揀選過程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李永達稱不反對這政策,但政府要交代揀選過程,為何會選這些業主的大廈,「政府要公平公正公開過程,否則九巴好着數,(金利來創辦人)曾憲梓會好着數」。他說政府應交代曾考慮過多少幢類似單一業權的工廈。

測量師學會產業測量組前主席潘永祥表示,小瀝源地段鄰近沙田第一城及港鐵站,交通較方便,且沙田住宅在新界區一向較勝一籌,估計會很值錢。但他估計,因計及補地價因素,即使現業主把土地售賣給發展商,可賺的也只會是現時工業地市價再多10個百分點左右。

城規會本周五將討論規劃署的研究和建議,5個工業地及兩個商貿用地轉變為住宅用地,包括住宅(戊)或綜合發展區,住宅用地將會多達29.5公頃(見表),按5倍地積比計,總樓面可建1587萬平方呎,約2.2萬個700方呎單位。

曾俊華上月13日公布,政府會有20公頃工業及商貿地有潛質改劃作住宅,但今次公布的報告,比曾俊華的說法多了9.5公頃。

小瀝源7.5公頃最大

在建議的土地中,以小瀝源7.5公頃的用地面積最大,涉及10座大廈,其中8座是單一業權,較知名的包括金利來集團中心、太古汽水廠,另有2.1公頃的九巴車廠,以及一塊由新地擁有、仍未補地價而計劃發展酒店的工業地。

整幅地逾70%廠廈面積都是存倉等用途,20%是辦公室。規劃署建議,若巴士車廠搬走,可提供機會把該區升級為住宅用地。

多選單一業主工廈 減發展難度

其他建議轉作住宅用地的工業及商貿土地,都有不少單一業主大廈,以減少發展難度,其中屯門的土地涉及3幅九巴車廠土地。九巴發言人回應本報查詢時表示,對於政府的建議,公司要再了解詳情,現時沒計劃更改車廠位置。

根據規劃署文件,選擇建議改變用途土地的準則為5項﹕高空置率、較多單一業權大廈、樓齡較高、該土地已有非工業用途發展,及該土地沒有發展或完全空置。規劃署表示不會一次過把所有涉及用地都改變用途,估計工廈樓面供應不會突然大減。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