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泰國盛行用小販車販賣的水果,日前驗出含有大腸菌群及有害物質。當地教授表示,食用受污染水果可引致腹瀉、惡心、發燒,甚至死亡。有香港醫生提醒港人,如要食用當地水果,最好先用酒店自來水冲洗。
小販用水楊酸浸洗水果
曼谷市政府上月抽樣檢查38個水果小販,共取走153個水果樣本化驗。結果顯示,當中有接近七成水果含大腸菌群,六成含有害物質,四成含水楊酸,接近一成半含人造色素。泰國朱拉隆功大學一名微生物學教授表示,大腸菌群不一定引致疾病,但有可能導致腸胃不適,有害物質則可令水果色澤更持久。他說,水楊酸不可作食用,但因可避免水果變黃及細菌滋生,小販喜歡以此浸洗水果。教授指食用受污染水果可引致腹瀉、惡心、發燒,甚至死亡。
政府限令一月內改善
總理公署部長翁亞(Ong-art Klampaiboon)表示,總理公署限當地小販及供應商於一個月內改善食物的衛生質素。日後如有小販售賣不潔水果,有可能被監禁兩年及罰款2萬泰銖(約650港元)。有關當局建議市民看清楚小販有否戴手套及使用較易清潔的不鏽鋼砧板,才決定是否購買。
專家:用酒店自來水冲洗
本港傳染病學專家勞永樂醫生表示,水果含菌主要與水源有關,「可能灌溉水果的水受污染,小販又會在水果上灑水,若水質有問題亦有可能污染水果」。他建議港人用酒店的自來水清洗,若仍不放心可先以淨水丸清潔自來水。「大腸菌群對人體無害,只會引起小量肚痛或發燒,大量服食水楊酸反而會引致中毒。」
「泰國通」胡慧沖表示,泰國流行在街邊擺賣用透明膠袋盛載的各式水果,如西瓜、木瓜及菠蘿。
對於當地水果含菌,胡慧沖不感驚奇,他說,泰國的水果就像香港的雞蛋仔,「大部分街邊食物都是不潔,香港小販的食物相信同樣含菌,唯有大菌食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