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全球27國銀行業監管官員和央行行長,組成的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終於達成歷史性協議——巴塞爾協議III(Basel III),同意大幅提高資本規定,確保銀行業能應付經濟逆境帶來的風險。
新規定由2013年起開始執行,到2015年1月,全球商業銀行的一級資本比率,將由現行的4%上調至6%,當中由普通股構成的核心一級資本比率下限,則由2%提高至4.5%。各銀行亦須設立不低於風險資產2.5%的保護資本緩衝,以及零至2.5%的反周期資本緩衝,由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分階段執行。
採逐步到位 給歐美銀行時間
不少投資者認為該協議是雷聲大雨點小,其對資本的要求較市場預期寬鬆,同時也以較長時間分階段實施,對全球銀行體系的壓力較輕,尤其是經金融海嘯洗禮的歐美銀行股,可說是逃過一劫。事實上,一眾央行行長及代表,在目前情况下不得不妥協,所謂事緩則圓,對銀行的監管只能逐步到位,如果操之過急,反而不美。
巴塞爾協議於1988年首次訂立,早於2003年作出了第2次的修訂,即巴塞爾協議II,日前推出的新協議為最新修訂。該協議主要目的是為維持資本市場穩定、減少國際銀行間的不公平競爭、降低銀行系統信用風險和市場風險。
巴塞爾協議III推出後,固然有助金融體系穩定,但銀行不得不增加資本緩衝,可說是緩和歐美政府量化寬鬆政策為市場帶來流動過剩的影響,是從根本上減緩銀行貸款的增長。尤其是新協議修改了「資本」定義,部分資產不再被視為適當資本,須於2013年起由質素更佳的資產取代,令銀行要調整結構,以符合協議要求,從而減低風險。
各國銀行為提高資本比率將於未來幾年各出奇謀,不過港資銀行一直較為保守,現時的資本充兄率較新要求高出不小,沒有集資壓力。中資銀行方面,年初至今一直想方設法在市場集資,部分已完成集資、部分在進行中,部分將於短期內進行,預期衝擊亦是有限。至於匯控(0005)及渣打(2888),過去兩年補充資本亦已到位,同樣沒有壓力。所以新協議對大家所熟悉的銀行,壓力實在有限。
唐焱
中國光大控股市場策略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