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Paul:有學生問我,如果陳太帶同子女外出時,遇上李太與其子女,李太的子女比陳太的子女年長,陳太如果想向子女用英文說出「和哥哥姐姐打招呼」,應該怎樣說?”
“Ben:如果打招呼的對象是李太,陳太可以說Say hello to Auntie(Susan),如果是「哥哥姐姐」,總不能說 *Hello big brother and big sister吧!”
■英文
學習外語的人,有時候會有錯覺,以為自己母語的每一個詞語,都可以在外語中找到同義詞,其實這是誤解,就以親屬關係詞(kinship terms)為例,中文就比英文來得豐富,英文連兄和弟也不經常分開,除非有需要說明,否則簡單的說He is my brother就可以了,毋須着意說He is my elder brother或He is my younger brother,中文一般不會說「他是我的兄弟」。而且上述「哥哥姐姐」的問題,還牽涉如何稱呼各個親屬呢!英文就沒有等同「哥哥姐姐」的稱謂了。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 高級導師施敏文博士(Paul)
■中文
當「哥哥姐姐」這些家庭關係詞轉移至非親屬的人物時,變化就多了,「哥哥」變成「哥哥仔」,我試過去市場買魚,老闆說:「哥哥仔,想食咩魚呀?」這個用法可增加顧客親切感;至於「姐姐」就變成「姐姐仔」,如「姐姐仔,買車厘子係唔可以揀㗎!」,但其用法略帶不滿。與「哥哥姐姐」相反的「弟弟妹妹」也可轉用到非親屬人士,士多叔叔對着小朋友會說:「細佬,買支波板糖啦。」在平民酒樓裏,老人家會向年輕女侍應說:「阿妹,加水。」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 高級導師歐陽偉豪博士(Ben)
註:符號*標示不合語法的用法
■有片睇:life.mingpao.com/dialogu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