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資料2:灣仔街市原貌活化長青網文章

2010年09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09月16日 05:35
2010年09月16日 05: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已落實保存流線外牆和大型簷篷等建築特色的灣仔街市重建計劃,2009年7月完成保存部分的維護工程,並清拆後半部逾55%樓面,以興建地基和上蓋住宅。市建局勘察後發現,這座已有72年歷史的建築,堅固程度不減當年,石屎強度較同期樓宇高近1倍,未來毋須改建便可原貌活化,作為商場和住宅出入口。

屬三級歷史建築的灣仔街市,重建方案爭議多年,08年市建局落實「主體保育」,保存前半部分逾45%樓面,把最具特色的流線形外牆、活窗及牆外簷篷保留,後半部分則清拆。至09年4月市建局清拆時,發現內部屬獨特的鋼架式結構,局方決定詳細勘察。負責勘察的市建局規格及合約管理總經理潘信榮說,報告反映灣仔街市結構堅固,「灣仔街市日常十分潮濕,但水分甚少穿透石屎層板侵蝕鋼架,足見表面石屎密度十分高,保護內部結構」。

他指街市日後毋須大規劃改建或加建鞏固支柱,內部通透廣闊的空間可望保存,外牆簷篷亦可原貌保留,不會清拆更換。現時後半部建築已清拆平整準備打樁,2010年可展開上蓋工程,住宅大樓將於2013年落成,街市正門將成為日後住宅和商場的出入口,令該處重現昔日人來人往的熱鬧景象。

——摘自《明報》,〈灣仔街市老而彌堅 原貌活化〉,2009.08.03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