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加快市區重建,位於港島核心區的灣仔自然成為重點,除了合和(0054)與信和(0083)合作、投資約100億元發展區內囍帖街重建項目外,區內近年已有多幢單幢新盤陸續落成,單是莊士敦道一帶已有多個項目,包括嘉薈軒、YORK PLACE等。
由於灣仔鄰近中區,吸引不少中區上班族租住區內物業,部分發展商,如信和更於去年斥約5.8億元購入莊士敦道輝盛閣全幢作長線收租,甚至資深物業投資者羅守輝近月亦將位於灣仔道舊樓翻新出租。快將開售、主打開放式單位的南豐單幢新盤「Queen's Cube」,相信亦會以收租客作為樓盤的重要客源。
商廈林立 支持租務市場
以往灣仔新發展大部分集中於海傍,即以會展中心一帶為主,但近年加快區內重建,包括市建局將舊樓化身為單幢住宅項目外,私人發展商亦看準區內潛力,加快收購區內舊樓,更將此變身為商廈,其中以太古(0019)最積極。太古一直於灣仔周邊、鄰近金鐘太古廣場的舊樓一帶進行收購,除以往的星域軒等住宅,近年更積極收購舊樓後重建商廈。
太古近月已就旗下灣仔永豐街12至18號永豪閣及其後巷,向城規會申請重建為1幢26層寫字樓項目,總樓面面積約6.5萬平方呎。該項目鄰近太古廣場3座,現被劃為「住宅(甲類)」用途,發展商現申請轉作為寫字樓發展,以地積比15倍興建1幢26層物業連3層地庫,寫字樓樓面約6.24萬方呎。
太古早年已積極於區內擴展版圖,範圍包括灣仔皇后大道東頭段、永豐街、星街、月街及日街等,其中部分更已重建為商廈及豪宅,其中包括太古廣場3期及星域軒等。由於整個太古商業王國鄰近灣仔,這批上班一族勢成為區內最大的租客來源。
細單位呎租可達40餘元
大至發展商如信和,去年斥5.8億元,向華潤集團旗下漢威資本管理購入近年才落成的莊士敦道輝盛閣作長線收租。中型發展商則有如羅守輝,早於90年以僅約850萬元購入灣仔道全幢舊樓,近月翻新後再招租;小至個別物業投資者買入如嘉薈軒、YORK PLACE等作收租用途。
專攻灣仔二手市場的百囍地產,該公司負責人楊建文表示,由於灣仔鄰近中區,不少中區上班族,包括外籍人士亦租住區內物業,現時區內租住單位有面積小至不足300方呎的開放式單位,如羅守輝旗下近月翻新的灣仔道「W 126」項目,出租率幾近百分百,最細單位面積不足300方呎,月租約1萬元起,呎租約35至40元,單位內已全部裝修,更齊備家俬。
楊續稱,雖然近月樓市有輕微調整,內地客依然積極入市,這批內地客佔本月區內買樓收租比例,較上月上升約兩至三成,部分作投資移民之用,大部分不作自住用途。他表示,現時區內單幢盤的租務回報,一般介乎3至4厘水平。
南豐發展地產部副總經理黎學良表示,集團快將開售的「Queen's Cube」,已獲逾百個有興趣人士查詢,除本地客外,亦不乏外籍人士詢問樓盤可否出租。他預計,項目日後售出而買家將單位放租,每呎租金可達約40餘元水平。
明報記者 陳天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