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正進行長者醫療券計劃中期檢討,原來計劃由09年推出至今,仍只有四成合資格長者申領,而多達5300名長者將2年來累積的全部10張總值500元醫療券「一鋪清」,逾三成則會一次過用4、5張醫療券付200多元診金,被喻為政府智囊的智經研究中心也促醫療券應加碼。
不傾向中期檢討前改金額
特首早前就下月公布的施政報告諮詢各界意見,民主黨、自由黨和醫學會均建議政府將醫療券金額由每年250元加至1000元或以上,但據了解,當局不傾向在中期檢討未完結前改變金額;食物及衛生局指出,預計明年第一季公布檢討結果,包括是否有理據和需要調整合資格長者年齡和醫療券金額。
四成合資格長者申領
根據衛生署目前數據,全港約67萬名合資格參與醫療券計劃的70歲或以上長者中,啟動醫療券戶口的約35.2萬人,但申領者實只27萬人,佔合資格者四成,當中多達5292名長者選擇一次過用清2年累積的10張醫療券,一次過用8、9張的也有約1500人,三成人一次過用4、5張券(見表)。
已預留5億元的3年醫療券試驗計劃,於09年1月展開。截至上月31日,共有93,302名長者用清全數醫療券。當局就整體醫療券申報支付了約9000萬元,當中09年涉4012萬元(802,457張券),今年涉4936萬元(987,228張券),以全港約3000個參與醫護單位計算,即平均每單位申領約3萬元。
醫學會會長蔡堅坦言,計劃反應未如理想,很大原因是醫療券面額50元太少,長者若非一次過用3、4張便難支付診金,因此吸引不到長者轉看私家醫生。「即使一次過用光10張也只得500元,要看眼科亦不夠支付700元診金,要再貼200元!」對醫生而言,申領手續麻煩「賺取」卻不多,故參與率也不高。
蔡堅﹕難吸引長者看私醫
以蔡堅個人經驗,一年申領金額約10多萬元。但他說早前與衛生署助理署長陳慧敏商談醫療券問題,對方透露有醫生一年申領金額達50萬元。他笑言該醫生一定「很勤力」申領。
政府智囊智經研究中心亦公開表明,政府應考慮將醫療券金額加碼,並擴大醫療券可支付每年體檢,以達基層醫療保健效用。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