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全球投行谷新興市場投資長青網文章

2010年09月2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09月20日 05:36
2010年09月20日 05:36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隨着歐美多個西方經濟體陷入低增長時代,亞洲等地新興市場已成西方投資者的着眼點。美國著名財經雜誌《巴倫》最新一期披露,全球的私人投資銀行,正催谷客戶投資新興市場,把這些新興市場的投資比重逐步提高。對亞洲來說,這無疑意味將有更多熱錢湧入,加深泡沫憂慮。

為未來增長購「認購期權」

摩根士丹利私人投資銀行美邦(Smith Barney)投資總監艾普爾蓋特(Jeff Applegate)說,大型新興市場如中國、印度和巴西,加上被市場忽略但增長潛力強勁的新興市場如智利,今年為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可能達到70%。他形容,投資新興市場如同為未來增長購買「認購期權」,故此他們在資產分配過程中,一直在增加新興市場的份額。

《巴倫》發現,華爾街大行自去年起已大幅增加新興市場投資(表1),更極力推銷這些市場予高級客戶,部分投行的持倉更是翻了一番。不過仍有客戶表示抗拒,擔心風險過高,認為新興市場政治不穩、金融市場透明度不足。摩根士丹利執行董事普法伊費爾說﹕「許多客戶仍記得1990年代末投資新興市場的事,當年俄羅斯債務違約,亞洲貨幣和股市崩潰。」

新興市場大好友卻認為,遠離新興市場才是輕率的投資決定。美銀美林旗下財富管理公司美國信託投資總監海切(Chris Hyzy)建議,富人應將投資組合中最少20%的資產投放到新興市場,甚至是35%。過去數年,投行顧問只建議客戶將5%的投資組合,投放到新興市場,如今大多數的建議是10%至15%。雖然經歷了金融海嘯,但過去5年許多新興市場的回報遠高於發達國。根據彭博通訊社數據,秘魯和印尼股市在過去5年表現最佳,每年平均回報率約三成,許多發達國卻表現不濟(表2)。

儲局本周議息 料按兵不動

投行對新興市場有信心,是基於對未來10年全球宏觀經濟的考慮。受金融海嘯的後遺症影響,美國市場可能只有波幅沒有升幅,發達國的高負債問題勢將拖累其貨幣。聯儲局本周議息,為未來市場走向定調,是否會擴大量化寬鬆政策正備受關注。彭博通訊社調查指出,大多數經濟學家都預期聯儲局按兵不動,但上周黃金價格創新高、白銀價格升至30年高位、美元狂跌,這些都反映了市場預期聯儲局最終將被迫出手。

海切稱,這一代的投資策略將出現巨大轉變,新興市場最終會是全球增長的火車頭,而發達國就要進入自我修復的時代。

撰文:郭銘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