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透過音樂反思社會價值觀」長青網文章

2010年10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0月04日 21:35
2010年10月04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藝人謝安琪出道前,不過是來自大埔的香港大學學生,但她憑歌藝走進樂壇後,多年來堅持創作音樂,唱出時事和社會民生議題,拒絕以音樂「販賣」主流情愛價值。她說,音樂可娛人之外,亦能反思社會價值觀,她又支持33元最低工資,更會身體力行參與公益。

現為環團大使 盼兼顧工作公益

謝安琪昨以著名歌手及積極參與社會服務等貢獻,昨與香港乒乓孖寶李靜和高禮澤等人同獲頒今屆十大傑出青年。謝安琪說,自己入行之初,即明白到歌手對年輕人的影響,盼兼顧事業之餘,亦可身體力行,為多個慈善團體和政府機構向青少年宣傳,希望將工作和公益活動的比例維持在一比一。她現為世界自然基金會「世界自然基金會宣傳大使」,積極推動環保工作。

謝安琪近年以保育為題的歌曲《囍帖街》最為人熟悉,但她的歌也包括各種社會話題,如在作品《祝英台》中唱出男女平等,直指女子為求活到精彩,何必「露背坦胸不自愛」。

謝安琪稱,自己當年讀大學主修美國研究,已十分關心美伊戰爭,即深感香港是一塊福地,「雖然香港擁有大量高科技產品和名牌產品,但香港人亦逐漸視物質等同人生的意義」。她以利東街為例,「居民組成團隊,透過法律程序爭取保留街道,最終卻失敗而回」。她認為港人過於重視商業發展,希望透過歌曲,提醒港人珍惜身邊的人和事,保留自己的根。

支持最低工資33元

作為「時事歌手」,謝安琪對時事亦有個人意見,如她支持最低工資定為時薪33元,直指「月薪也只有6000元,根本不夠租樓、坐車上班」,認為香港應逐步收窄貧富差距。

謝安琪的丈夫張繼聰昨表示,對於太太獲獎感到興奮:「她經常參與社會公益慈善活動,發放正能量,證明之前發生的負面新聞影響不到她。」

學者﹕時事流行曲漸受歡迎

中文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副教授馮應謙分析,八九十年代香港流行曲過於着重愛情,但隨着年輕人逐漸關心時事,加上中學引入通識科等,令以時事為題材的流行曲漸受歡迎,令歌手兼顧市場需要之餘,亦可反映社會情况。

今次繼2005年古巨基、楊千嬅和許志安獲選傑青後,再有歌手當選傑青,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何國良認為,獎項是一個肯定,「最重要是當選後,這批傑青日後如何更上一層樓,為本港社會作出更多貢獻」。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