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學生:楊超然(中六)
學校:聖貞德中學
很久沒有收到親戚朋友的信。難得收到信,又是千里迢迢的由加拿大送來,實在使人倍生感慨。
如今資訊科技發達,大家都依賴科技。往日,書信是大家交流情感的當然途徑;如今,電郵的便捷卻使人忘卻了寫信的意義,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得這麼近,又是那麼遠。
看了手中的信,可見他與往日一樣的孩子氣,一樣的糊塗——潦草的筆迹、滿是塗改的字句,還有拙劣的文路。這些了無生氣的信紙卻是有着感情豐富的文字,是多麼的可貴!這是電郵難以察見的。
昔日的同學,稱兄道弟,不可分離;畢業後,各有各生活,各自各忙碌。大家只好以電郵互相問候,分享生活點滴。初時,也有較多來往,但日子漸久,收到的電郵慢慢減少,內容也不如過往的有意義。富情感的話,若用冷淡的語調說出來,有意義嗎?
寄電郵,按幾個鍵就可以了;寫信,卻要經過多番程序,才能到對方手中。電郵,看完就刪掉;書信,還會久不久拿出來回味一番。珍貴書信是因為千辛萬苦才收到?還是太少收到?不當電郵是一回事,是因為太容易發送?還是收得太多?
人就是這樣,難以得到的就珍而重之,容易得到的卻不會珍惜。方便的途徑易於失去過程,得到的結果不過是過眼雲煙,早晚會忘記得一乾二淨。
寫信的人將情感刻劃在信紙上,收信的人當然會感受到對方表達的情感。電郵中文字有情感,但寫的難以投入,收的更是無法掌握。因為貪圖方便去完成所謂的目標,反而失去了本身的意義。
想着想着,信也看完了,是時候回信了,我可不想再失去一個朋友。
【文章經編輯刪節】
■評語
文字清通,語調淡然,淡到整篇文章的調子都太淡,看不到收到遠方好友來信的驚喜。第一段就說感慨,卻無法讓讀者看到電郵和書信如何令作者感慨。
關麗珊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