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除今次成功過關的隆成(1225),近期市場上不少細價股均以公開發售形式進行供股,當中甚至包括與隆成關係密切的中國投融資(1226)。有市場人士分析,這種供股手法與過往被稱為「向下炒」手法接近,主要目的是「收乾」街貨,但近年殼股需求急升,更有人透過這種手法,達成間接轉讓股權目的。
事實上,David Webb在隆成一役後,已先後多次撰文指出,包括三三傳媒(8087)、中國投融資等多間公司採取同類手法供股。有本地基金經理稱,近年以公開發售形式進行供股的手法再次盛行於三、四線上市公司,主要是因為小股東無法轉讓供股權,大股東可藉此回收大量股份,達至「收乾」街貨目的。
該基金經理表示,即使小股東今次願意「跟供」,有心「收乾」街貨的上市公司仍可以繼續供股,股價則不斷下跌,直至小股東無力再供為止,「同揼錢落海無分別」。
除此之外,這種供股手法除用於收乾街貨外,近年亦有用於賣殼。他稱,近年不少細價股發行大量新股供股,卻由第三方金融機構包銷,當中有個別案例是包銷股份已由殼股買家向金融機構「預訂」,在供股完成後,才逐步進行轉移。
事實上,David Webb在隆成一役後,已先後多次撰文指出,包括三三傳媒(8087)、中國投融資等多間公司採取同類手法供股。有本地基金經理稱,近年以公開發售形式進行供股的手法再次盛行於三、四線上市公司,主要是因為小股東無法轉讓供股權,大股東可藉此回收大量股份,達至「收乾」街貨目的。
該基金經理表示,即使小股東今次願意「跟供」,有心「收乾」街貨的上市公司仍可以繼續供股,股價則不斷下跌,直至小股東無力再供為止,「同揼錢落海無分別」。
除此之外,這種供股手法除用於收乾街貨外,近年亦有用於賣殼。他稱,近年不少細價股發行大量新股供股,卻由第三方金融機構包銷,當中有個別案例是包銷股份已由殼股買家向金融機構「預訂」,在供股完成後,才逐步進行轉移。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