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區議員先生,其實學校本質就是一所社區中心,學校的學生就是社區中不同家庭的代表,如果每間學校的學習都面向自己的社區,社區研究就有更大的動力了。香港藝術發展局第七屆校園藝術大使計劃接納了我們社區藝術地圖策劃小組的建議,利用校園藝術大使計劃建立的學校網絡,連結了近60間散落在不同地區中小學的老師和學生,落手落腳共同繪畫了自己社區的地圖,最後結集成一本《十八區社區藝術地圖》,快將出版。
今期給區議員的地圖來自其中一間參與該計劃的學校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陳南昌紀念中學,由余舒琪同學創作的《荔景老人行動便利圖》。
以社區為本的創作議題
陳南昌紀念中學座落於祖堯邨,鄰近學校有一所專為低收入長者而設的居所——松齡舍,提供超過130個居住單位,再加上人口老化,老人成為這區最大的社群。該校視藝科梁敏婷老師觀察到校內年輕活力的中學生與邨中步伐緩慢的長者形成很大對比,這啓發了她在高中視藝課堂以社區為本作創作議題,希望讓年輕學生從自我封閉的電子網絡世界轉向有血有肉的社區學習,甚至為區內帶來生氣活力的正能量。除了這幅地圖,這學校的學生還繪畫了《松齡舍長者生活圖》和《荔景耆英之消閒圖》,可看到同學們對老人的關愛。
山坡與老人
在他們的考察過程中發現,荔景祖堯邨內的設施配套日漸老化,街市結業,只剩下一家魚檔、菜檔、雜貨店及一連鎖超市;而在祖堯長大的孩子大都選擇離開,只遺下年老父母,他們大多行動不便,有些更要輪椅或拐杖協助。雖然如此,但因邨內買菜選擇有限,長者們都選擇步行一大段樓梯或斜路下山去荔景邨或港鐵站前往荃灣、葵芳等購物,因此,在荔景山路上不難見到拿着一袋二袋餸菜的公公婆婆。
腳纏沙樽 體驗長者之苦
余舒琪同學觀察到長者行動不便,社區配套又不足,行走山路對於他們來說成為每天的苦差。她透過訪問區內的長者,並以身體力行的方法,手持拐杖、腳纏十公斤的沙樽及背包去體驗長者在山行走的苦况,並記錄每段步行路的難度,最終製作成「荔景老人行動便利圖」。
區議員先生,余舒琪同學的身體力行式考察報告有感動你嗎?我想當你呼籲老人家把票投給你時,你先告訴他們你對全民退休保障的立場,在訂立立場前,你可會效法余同學的身體力行方式感受的沒退休保障而只有蛇齋餅糭的生活?
策劃_程展緯
創作_余舒琪同學
指導_梁敏婷老師
編輯_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今期給區議員的地圖來自其中一間參與該計劃的學校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陳南昌紀念中學,由余舒琪同學創作的《荔景老人行動便利圖》。
以社區為本的創作議題
陳南昌紀念中學座落於祖堯邨,鄰近學校有一所專為低收入長者而設的居所——松齡舍,提供超過130個居住單位,再加上人口老化,老人成為這區最大的社群。該校視藝科梁敏婷老師觀察到校內年輕活力的中學生與邨中步伐緩慢的長者形成很大對比,這啓發了她在高中視藝課堂以社區為本作創作議題,希望讓年輕學生從自我封閉的電子網絡世界轉向有血有肉的社區學習,甚至為區內帶來生氣活力的正能量。除了這幅地圖,這學校的學生還繪畫了《松齡舍長者生活圖》和《荔景耆英之消閒圖》,可看到同學們對老人的關愛。
山坡與老人
在他們的考察過程中發現,荔景祖堯邨內的設施配套日漸老化,街市結業,只剩下一家魚檔、菜檔、雜貨店及一連鎖超市;而在祖堯長大的孩子大都選擇離開,只遺下年老父母,他們大多行動不便,有些更要輪椅或拐杖協助。雖然如此,但因邨內買菜選擇有限,長者們都選擇步行一大段樓梯或斜路下山去荔景邨或港鐵站前往荃灣、葵芳等購物,因此,在荔景山路上不難見到拿着一袋二袋餸菜的公公婆婆。
腳纏沙樽 體驗長者之苦
余舒琪同學觀察到長者行動不便,社區配套又不足,行走山路對於他們來說成為每天的苦差。她透過訪問區內的長者,並以身體力行的方法,手持拐杖、腳纏十公斤的沙樽及背包去體驗長者在山行走的苦况,並記錄每段步行路的難度,最終製作成「荔景老人行動便利圖」。
區議員先生,余舒琪同學的身體力行式考察報告有感動你嗎?我想當你呼籲老人家把票投給你時,你先告訴他們你對全民退休保障的立場,在訂立立場前,你可會效法余同學的身體力行方式感受的沒退休保障而只有蛇齋餅糭的生活?
策劃_程展緯
創作_余舒琪同學
指導_梁敏婷老師
編輯_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