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經過差不多一年的諮詢及準備,上周MSCI公布將多隻美國掛牌中資股份納入MSCI中國指數。正如本欄今年較早前提及過,措施一旦落實,將攤薄本港掛牌成分股的權重,並可能引發技術沽盤。
MSCI今次洗牌,最大得益者包括阿里及百度在內的14隻市值最大的美國上市科網股。為減低對市場的影響,新加入的成分股流通市值,將於本年底及明年5月分兩階段(各50%)進行。明年5月洗牌完成後,這14隻ADR預計佔指數權重14%。連同騰訊及其他在本港上市的科網股在內,今次重組將令科網股佔指數比重,由原來的14%增至22%。
MSCI換馬 沽貨金額或少於預期
按MSCI新興市場指數照單執藥,或參考指數作為投資回報指標的被動及主動基金,總市值高達1.6萬億美元。有報道指今次調動,或引發相關基金於港股沽出市值625億港元的藍籌中資股份,當中現有MSCI中國指數最高權重的騰訊(0700)、中移動(0941)及一眾中資金融股,面臨的沽售壓力最大。
上述計算,有機會高估了基金經理實際需要沽出的金額,因為部分參照MSCI指數進行投資的新興市場(包括中國)基金,在MSCI未納入這批ADR之前,已將阿里及百度等大型中資科網股納入其成分股之列,這亦是不少近年跑贏MSCI指數基金經理,其中一個秘訣,就是持有這批ADR。因此,保證一定會沽貨換碼的只是被動管理的指數基金,涉及金額估計在100億港元左右。
美股升近技術阻力
金融市場的價格變動極之神經質,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影響市場上落的因素眾多。單一因素未必足以改變市場的方向,投資者在買賣時,切忌將單一因素無限量放大,必須有能力判斷,什麼是主宰整個大市的決定性因素(dominant factors),什麼是市場的噪音。過去一個星期的跌市,主要是受早前美國公布遠超預期的就業數據,令美國加息預期提前於12月實現的機會大增。另外一個不容忽被的技術性因素,是美股經過超過一個月的反彈,已開始進入過去一年頂部阻力區。任何小小的負面信息,均有機會在這個高原地帶,引發一場小型拋售潮。
低價配股損股東利益
另一方面,上周五有隻中資電力股,竟然經歷連續數個月跌市後,在這個集資條件極之不利的情况下,一意孤行以接近10%的大額折讓,出售逾5%的新股給6至10名獲管理層青睞的投資者,消息對大市及同類股份,產生了雪上加霜的作用。按配售價計算,股份的售價只及2015年預期市盈率6倍,股息率近8厘。以相關股份的市場地位,現時其於中國境內借貸的年利率應在4厘以下。如此低價配股實屬不智。
上市公司集資渠道多的是,為了保障股東利益,大部分上市公司管理層兼大股東只會待股價於高位時,才會考慮配售新股集資,以免股東利益受到太大的攤薄。如果配售股份的價格太低,大股東多會選擇供股,而不是將股份賤價賣給一小撮街外投資者。然而,國企管理層不是上市公司大股東,他們今次是否有真正照顧股東及國家的利益?
[email protected]
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
[林少陽 細味.投資]
MSCI今次洗牌,最大得益者包括阿里及百度在內的14隻市值最大的美國上市科網股。為減低對市場的影響,新加入的成分股流通市值,將於本年底及明年5月分兩階段(各50%)進行。明年5月洗牌完成後,這14隻ADR預計佔指數權重14%。連同騰訊及其他在本港上市的科網股在內,今次重組將令科網股佔指數比重,由原來的14%增至22%。
MSCI換馬 沽貨金額或少於預期
按MSCI新興市場指數照單執藥,或參考指數作為投資回報指標的被動及主動基金,總市值高達1.6萬億美元。有報道指今次調動,或引發相關基金於港股沽出市值625億港元的藍籌中資股份,當中現有MSCI中國指數最高權重的騰訊(0700)、中移動(0941)及一眾中資金融股,面臨的沽售壓力最大。
上述計算,有機會高估了基金經理實際需要沽出的金額,因為部分參照MSCI指數進行投資的新興市場(包括中國)基金,在MSCI未納入這批ADR之前,已將阿里及百度等大型中資科網股納入其成分股之列,這亦是不少近年跑贏MSCI指數基金經理,其中一個秘訣,就是持有這批ADR。因此,保證一定會沽貨換碼的只是被動管理的指數基金,涉及金額估計在100億港元左右。
美股升近技術阻力
金融市場的價格變動極之神經質,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影響市場上落的因素眾多。單一因素未必足以改變市場的方向,投資者在買賣時,切忌將單一因素無限量放大,必須有能力判斷,什麼是主宰整個大市的決定性因素(dominant factors),什麼是市場的噪音。過去一個星期的跌市,主要是受早前美國公布遠超預期的就業數據,令美國加息預期提前於12月實現的機會大增。另外一個不容忽被的技術性因素,是美股經過超過一個月的反彈,已開始進入過去一年頂部阻力區。任何小小的負面信息,均有機會在這個高原地帶,引發一場小型拋售潮。
低價配股損股東利益
另一方面,上周五有隻中資電力股,竟然經歷連續數個月跌市後,在這個集資條件極之不利的情况下,一意孤行以接近10%的大額折讓,出售逾5%的新股給6至10名獲管理層青睞的投資者,消息對大市及同類股份,產生了雪上加霜的作用。按配售價計算,股份的售價只及2015年預期市盈率6倍,股息率近8厘。以相關股份的市場地位,現時其於中國境內借貸的年利率應在4厘以下。如此低價配股實屬不智。
上市公司集資渠道多的是,為了保障股東利益,大部分上市公司管理層兼大股東只會待股價於高位時,才會考慮配售新股集資,以免股東利益受到太大的攤薄。如果配售股份的價格太低,大股東多會選擇供股,而不是將股份賤價賣給一小撮街外投資者。然而,國企管理層不是上市公司大股東,他們今次是否有真正照顧股東及國家的利益?
[email protected]
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
[林少陽 細味.投資]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