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上周,市場茶餘飯後的話題離不開「光棍節」網購銷售神話,有內地知名網購平台在開場12分28秒後,交易額就衝破百億元人民幣,成為銷售界奇蹟。網購改變消費者的購物模式,由琳琅滿目的貨品、五花八門的折扣優惠、低廉便宜的格價,到簡單便捷付款方式,都比傳統的門市銷售優勝得多。網購帶來的衝擊,與現時香港的新盤市場不謀而合,發展商扭盡六壬吸客,務求達到貨如輪轉的效果,推盤招數眾多。受制於新盤的步步進擊,預料二手交投將進一步受壓。
新盤爆發連環激戰,料6個新盤共逾4000伙將於本月內陸續登場,勢創今年高峰。發展商為盡吸購買力,除了以極具吸引力的定價開售外,還以層出不窮的優惠按揭計劃,或靈活付款方式推盤,旨在迎合用家需求。
其中,又以高成數按揭計劃成發展商最新「法寶」,紛紛以低首期吸引一群有供款能力、但首期有限的買家入市。這股風氣由中小型住宅開始,到現在連豪宅亦以此招徠,並取得不俗的成績,有港島區豪宅新盤在推出高成數按揭計劃後,即傳出兩日內錄得共逾7000萬元成交的消息。
事實上,自年初金管局收緊按揭成數,成效立竿見影,無論一手或二手的買家均受到掣肘,發展商見招拆招,以提高買家入市意欲為首要目標,策略亦見顯著成效,令長期積壓下來的購買力得以釋放。資料顯示,隨着新盤潮湧現,9月及10月份的一手住宅註冊比率持續攀升,10月份高達至41.2%,正正反映市場購買力傾向新盤。
反觀二手則「水盡鵝飛」,10月二手註冊量僅錄約2007宗,按月大跌近三成。由於新盤無論是付款方式或按揭計劃均更為靈活,加上SSD效應令二手盤源收窄,皆迫使準買家轉投新盤懷抱,直接導致二手成交萎縮。為樓市健康發展,政府應考慮適時「鬆綁」,令市民有更多置業選擇。
香港置業高級執行董事
[伍創業]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