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港股和A股背馳嚴重,在連番壓抑下,港股低殘,但隨之而來的反彈也會相對明顯。在借MSCI指數成分股變動下波動增強,亦是在情理之中。MSCI香港過去數年是一個表現不錯的指數,但出色的表現都是仰仗友邦(1299),因為友邦是以一個偏低價上市而致有利飛升,不過經過數年後,強勁升幅能否延續實在值得深思;另一方面,亦要歸功於長和(0001),因為李嘉誠不單長袖善舞,而且公司自身的重組合併令其內在價值得以釋放,造就了股價不斷上揚,但這些傳奇現今已經難再重演了。
在此時此刻展望未來,MSCI香港的其他成分股卻乏善足陳、難寄厚望。現在香港的地產、金融和旅遊業已俱不足道,香港過去的10年就有如吸毒者,因為太容易賺錢就麻痹大意而致頹廢不堪。例如旅遊業,什麼都不做就可以賺大錢,但經過連年「吸毒」後,競爭力大幅萎縮,現在已無力迴天!現在國內的商場,已發展到顧客甫步入商場,即有GPS自動定位,當顧客在商場內蹓躂超過半小時,就會自動提供折扣優惠!這其實並不難為,但香港就是沒有!這就是競爭太小、賺錢太易之過!香港習慣了一切都是一廂情願地理所當然,在溫水煮蛙之下,在不知不覺之間,就遭沒頂!現在想反戈一擊?恐怕是太遲和有心無力了。
過去十年賺錢太易 港喪競爭力
MSCI香港過去強勁的原因離不開友邦和長和,但這些卻是極其特殊的例子,若再重複套用,恐怕是張冠李戴、誤把馮京作馬涼了!如想借此次MSCI的消息炒作,就不如將計就計,找一些已隨MSCI香港上升的成分股來put!首選就是濠賭股。另一方面,基於A股和外圍表現並非太強勁,港股實在沒有大升的基礎。因此個人看現階段大市以上落市居多,投資者勿抱過高的期望。
牛熊證的分佈其實在市場中所有人都能看到,傳統上看到牛證集結,總會猜想會被集體屠殺而將指數沽低,但一部通書豈能看到老?也許牛證的集結現在變成了引沽的香餌,引誘投資者跟風沽貨從而大挾淡倉?市場波譎雲詭,並不能以常理去測度!
牛證集結 或反變引沽誘餌
投資者不能被眼前幻象所迷惑,要在心中有自己的一把尺。現在港股並沒有大升的條件,虛火在前,宜堅定信心,待確實有信號出現時,才可順勢入市。現在看來,以沽售的值博率會較高。
環球股市的能見度甚低,強如美股,現在每次升浪中,上升的股票數量都漸次減少,可理解為升勢並不全面。市場的闊度趨窄,投資者的戒心就會上升,風險正在逐步增加。如要市况出現突變,就必要一些本質上的改變方可促成。價值並非一個常數而是一個變數,同樣的一個指數水平,前景向好價值趨升就可入市;但後市變差價值趨跌就應沽出。現今市况並不健康,宜小心行事。
美加息勢令新興市場混亂
環球市場表現出並不畏懼加息,投資者就更要小心加息會引起的震盪。一些股份會有利,但另一些就會趨於不利了。加息必然會令新興市場混亂,如沒有提高警惕,就很易吃虧在眼前了。
市場中現在能長升長有的股票已如鳳毛麟角,想攫取利潤就只有炒出炒入或是精於選股,但俱是十分困難。實體經濟正面對網絡經濟的打擊,市場都是奉行勝者全取的叢林法則,以往可以苟延殘喘的公司可以一夜之間灰飛煙滅。市場中優質股的PE動輒數十倍,劣質股卻只僅數倍,投資者若認為「好股太貴、差股太細」,就慢慢會失去了入市的興趣而退出市場;投機者就只會短線炒波幅,但此風漸長後,市場的波幅也會趨向不振,從而會令炒作空間下降。
窮人是QE最終受害者
QE很多人認為會引起惡性通脹,但數年下來,所有印出來的鈔票都是流入到極少數人的口袋,其他的人根本沒有份兒。互聯網令環球生產力提升,需要人力的工種正在萎縮,導致架構精簡和裁員,中層的管理人員正在大幅消失。另一方面,極少數人贏得到了暴利,但錢多了,卻並不可能令這些人有同額的消費,因此對經濟並無實質推動,惡性通脹就不可能會出現。最終QE實際是對窮人不利,窮人最終是QE的受害者!
(本欄內容,乃獲授權輯錄自香港電台普通話台財經節目《e線金融網》)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黃國英 財經新視野]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