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內地政策飄忽 小心拖累港股長青網文章

2015年11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11月16日 06:35
2015年11月16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港股上周四無故抽升逾500點,周五差不多全數回吐,周四以為有好消息跟尾而高追的即時中伏,收市後上交所及深交所修改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將投資者融資買入證券時的融資保證金最低比例,由50%上調至100%,並且明言此舉就是要壓制股市上升過快。早前券商才重新加大融資槓桿,大家都認為這等於中央要股市上升的「聖旨」,豈料大家上車後卻又政策大逆轉,如此朝令夕改的市場,實在是挑戰A股股民的毅力。此舉雖不會令A股長跌長有,但A股的光環被脫下,要小心港股展跌浪。


整體市况確實積弱,恒指國指雙雙跌至保歷加通道底部,於上周四無故急彈,但周五已打回原形,急升時多數股票都跟不上,大家對升市均相當猶豫,信心不足,此時此刻還要遇上收緊融資限制,由可借本金兩倍降至1倍,無疑是雪上加霜。


美股前周試破頂後無功而回,股市智慧破不了便要回落,上周也急挫3.6%,一下子便回到通道底部,周末期間法國又發生恐襲,反對緊縮的葡萄牙左翼聯盟推翻執政黨,等於是放大版的希臘問題,頓時成為計時炸彈,印度執政黨選舉亦失利,臨近年尾反而變數多多。


貨幣寬鬆對冲不了盈利轉差

環球經濟均在走下坡,歐元區增長放緩至0.3%,美國零售亦按月只升0.1%,中國以及新興市場的情况就不用多說。股市與實體經濟脫鈎,全因流動性氾濫,但一來聯儲局鐵了心要加息,二來資產價格對於寬鬆的邊際反應已不大,開始對冲不了盈利差、經濟弱的下拉力。此外,高息債券距離第3季股災時的低位僅相差2%,信貸市場亦似乎不太穩定。


高息債不穩,很可能與商品再展跌浪有關,國際能源署(IEA)表示,全球原油庫存達到創紀錄的30億桶,如此驚人的數目,一旦過剩情况進一步惡化,未必能有太多空間能增加庫存,屆時便只能在市場拋售,形成油價終極一跌。即便供需漸見平衡,在天量庫存之下,油價亦很難回升。紐約期油已再度下試40美元。發債額達48億美元的四間能源公司上周已發出警告,核數師已表示懷疑持續經營能力。


環球貨幣政策轉向財政政策

宏觀來看,環球寬鬆政策似乎已走到盡頭,又或者,各國重點由貨幣轉向財政政策。


美國12月加息勢在必行,不再超寬鬆;日本已按兵不動,由2013年4月推行量寬,至今動用額度達366.6兆日圓(3兆美元),相當於日本GDP的69%,有效果嗎?中國10月份M1及M2分別升14%及13.5%,均遠超6.9%的經濟增長,寬鬆力度暫時很難再加,只能在財政方面發力。


當然,歐洲央行仍然是希望加碼,並且不再避忌,直言就是要壓低匯價來對抗通縮。但10月強烈暗示後,面對美中日均在寬鬆止步,歐洲面對的政治壓力亦愈來愈大,由行長德拉吉再到一眾委員也沒有再發表太多鴿派言論,最終或只有減息或延長QE時間。


貨幣政策不給力,資產格價就自然沒精打采,全球股市走勢也不好,港股還要面對A股收緊融資限制,筆者擔心會展開新一輪跌浪。


[江宗仁 還看今朝]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