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股災之後,中證監推出一系列行政措施,意在平穩市場,包括暫停IPO、限制期貨交易、限制程式化交易等等。外資憂心中國監管層在金融改革方面重走回頭路。打壓程式化交易更是直戳大行痛處,引致聯名上書。
外資憂內地金融改革走回頭路
中證監擬訂立「程式化交易」管理辦法並公開徵求意見。據該意見稿規定,程式化交易需要建立申報核查和指令審核制度,並規定境內程式化交易者參與證券交易,不得由在境外部署的程式化交易系統下達交易指令。
昨日港交所環球結算業務主管戴志堅則透露,業界最大關切是程式化算式的披露問題。
外資無法向內地經紀發送電子交易
中證監措辭寬泛,並未具體定義「程式化交易」,也未規定申報核查事項。不過此舉已經激起多間大行群起反對。
代表高盛、大摩和瑞信等多家大行的亞洲證券業與金融市場協會(ASIFMA)已經向中證監發信,反映外國投資者與經紀表示,內地叫停程式化交易,將意味着外資無法從香港向境內的經紀發送電子交易。
或破壞1600億美元外資市場
ASIFMA在信中稱,針對高頻交易的新規草案可能把數以10億美元計的投資擋諸門外,「將無意中破壞規模達1600億美元的重要投資渠道,包括剛滿一周年的滬港通」。
外資憂內地金融改革走回頭路
中證監擬訂立「程式化交易」管理辦法並公開徵求意見。據該意見稿規定,程式化交易需要建立申報核查和指令審核制度,並規定境內程式化交易者參與證券交易,不得由在境外部署的程式化交易系統下達交易指令。
昨日港交所環球結算業務主管戴志堅則透露,業界最大關切是程式化算式的披露問題。
外資無法向內地經紀發送電子交易
中證監措辭寬泛,並未具體定義「程式化交易」,也未規定申報核查事項。不過此舉已經激起多間大行群起反對。
代表高盛、大摩和瑞信等多家大行的亞洲證券業與金融市場協會(ASIFMA)已經向中證監發信,反映外國投資者與經紀表示,內地叫停程式化交易,將意味着外資無法從香港向境內的經紀發送電子交易。
或破壞1600億美元外資市場
ASIFMA在信中稱,針對高頻交易的新規草案可能把數以10億美元計的投資擋諸門外,「將無意中破壞規模達1600億美元的重要投資渠道,包括剛滿一周年的滬港通」。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