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盛﹕未來10年內地旅客續增長 消費力勢減弱 零售短期仍受壓長青網文章

2015年11月2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11月24日 06:35
2015年11月24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內地遊客入境數字按年連續4個月下跌(見圖),零售數字(剔除季節因素)更是自今年開始未有增長,業界普遍擔心旅遊零售市場會持續萎縮。 高盛昨發報告稱,雖然內地8000萬已訪港旅客未來旅行會較多選擇日韓等地,但有超過1.3億遊客的二三線城市仍未開放自由行政策,預期未來10年內地訪港旅客人數仍會保持每年2%複合增長率,惟指他們的消費能力會大不如前,零售短期依然受壓。


明報記者 孫娜

高盛報告稱,未開放自由行的二三線城市蘊含着巨大的旅客資源,引述研究稱,只有38%的城市中產階級曾到香港旅遊,自由行政策的開放或可額外帶來1.3億符合條件的訪港遊客,彌補轉向日韓的內地遊客損失。


旅客料維持2%複合增幅

高盛稱,等港元強勢等不利因素減弱及較低的可比基數開始起作用時,遊客數字會開始有所增長,惟預計未來十年內地遊客增長速度為維持在每年2%左右,即到2025年內地訪港人數會由去年的4700萬人增長至6000萬人,但仍較過去5年21%增幅顯著放緩。


隨着各國簽證政策的開放,更多富裕內地遊客轉戰日韓、歐洲等國購物。該行預計今年訪港遊客約佔總體內地出境客人數的39%,惟指10年後這一比重將下跌至27%,而日本及韓國訪客數則會由今年預計的1100萬,上升至2025年的2600萬。


「黃金時代」已過去

雖然高盛對訪港旅客數字預期樂觀,但該行提醒,未開放自由行的內地城市居民可支配開支較已開放自由行城市的低約24%,意味着這些潛在訪港遊客對本港零售業消費數量增長貢獻,並不能足以彌補平均單價下跌的損失,過去靠高端消費品支撐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香港零售開始進入「新常態」。


高盛預計,未來幾年大多數香港零售商營業額的增長將持平、或低單位數增長,盈利的增長將主要來源於毛利的提升,例如改變產品組合、協議減租及縮減零售店數目。


大眾化零售股料受惠

個股方面,高盛預計市場定位較大眾化的零售股或會較多受惠該趨勢,稱六福(0590)及崇光百貨母公司利福國際(1212)因定價較親民會跑贏如周大福(1929)、亨得利(3389)等高價產品較多的公司。


另外,高盛亦認為莎莎(0178)會因訪港旅客消費力的降低而減少毛利較高的獨家產品比重,令盈利受壓。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