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個案三﹕做好預備工夫 1歲練手眼協調長青網文章

2015年11月2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11月24日 21:35
2015年11月24日 21: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彥仔今年6歲,剛升上小一,年紀小小的他,已寫得一手工整靚字,這全歸功於從事教育工作的爸爸Kenneth早在彥仔幼兒時期,已做足準備工夫。


「學寫字是有步驟的,很早就要展開預備工夫。彥仔在12至18個月大時,我教他拿匙羹,目的是訓練他手腕力量、手眼協調;到了20個月大左右,便玩手指畫,把十隻手指塗上顏色,然後在畫紙上擺動繪畫河流,如果手指力度控制得不好,『河』尾便會沒有顏色;去到2歲半至3歲這個階段,學用匙羹舀豆之餘,也嘗試用很粗的三角筆教他畫直線、畫雨點、畫雨傘、畫圓形花卉等;直至K2,就真真正正執起三角筆,學寫三筆以內的中文字,例如大、人、太等等。」Kenneth娓娓道出他的訓練方法。


小朋友最初學寫字,除了握筆姿勢、書寫力度,最難掌握的,便是空間感,Kenneth也遇過這問題,「英文還好,中文字由很多線條組成,空間分佈也比英文字複雜得多,加上小孩子的字體一般較成年人大,所以很容易『出界』。因此,彥仔初學寫字時,我會把一個大格變成九宮格、四宮格,讓他容易些掌握整個字體應該怎樣擺位」。


上街影相學部首

彥仔升小後,抄寫功課明顯比幼稚園多,但慶幸並沒為他構成太大壓力,Kenneth相信,是因為前期工夫做得好,所以兒子不抗拒文字。


Kenneth笑言﹕「做家長,真的要有同理心,想子女寫好生字,不一定要『罰抄』般,可用遊戲形式去包裝。像彥仔小時候,我們很喜歡玩類似『天下太平』的紙上遊戲,不知不覺間,他便會重複寫很多次我想他寫好的生字。」


另外,學字、認字也可以很生活化,Kenneth舉例﹕「每次去完超級市場,我都把收據遞給彥仔,請他幫忙讀出收據上的貨品名稱,再核對我們是否已收齊,這不就是能訓練他認字嗎?又例如學部首,我會先給他一部相機,然後再帶他到街上走,從商店名稱、路牌等,要他影出含指定部首的中文字給我,小朋友天生愛充當攝影師,每次彥仔都會找得很起勁、影得很開心。」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