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區議會選舉結束,周一的新聞節目幾乎清一色是選舉結果報道和選情分析。選前在主流媒體上所見,評論員大多認為今屆氣氛冷淡,預料投票反應不會太理想……云云;結果今屆區選投票率是回歸以來新高,一地眼鏡,評論員又轉為分析為何今屆選情特別激烈。我不是選舉專家,但今屆有機會近距離觀察幾個區的選舉工程運作,算是開了眼界,也積累了一些經驗,不妨當一次臨時的選情分析員。
傘兵成績佳 港府消毒徒勞
分析選舉,我認為要從數字入手。看幾組數字,有助大家了解今屆區選之後的政治版圖。首先是建制和泛民議席分佈;今屆要角逐的區議會議席共363席,建制得248席,泛民得125席,其他為無黨派人士(據立場新聞「主要政團議席變化」圖表),以此計算,在今屆要經角逐席位中,建制仍奪得68%議席,所謂「變天」之說很難成立。
其次是「傘兵」的成績驕人,共有8名當選者屬傘後組織成員,勝過不少老牌政團。正如事前估計「選情冷淡」一樣,不少政評家在選前認為區議會主打民生和地區事務,政治色彩濃厚的傘兵不合街坊胃口;選舉結果告訴大家,看淡傘兵選情的分析都大錯。這班年輕、學歷高(其中楊雪盈是大專講師、鄺葆賢是醫生)、形象清新討好的政壇新秀,在選後的記者會深鞠躬多謝選民,談選舉感受時不亢不卑,如此勢頭,在明年的立法會選舉拿下一、二席應毫不令人意外。換句話說,建制派雖然整體保住了多數,但雨傘運動之後冒起的「黃色力量」勢將進入更高層的議事堂,北京和特區政府雖然全力為後雨傘運動的政治環境「消毒」,但看來徒勞無功。
溫和本土派不容忽視
其三是激進的人民力量和社民連全線失利,但較溫和的本土派「新民主同盟」卻成了大贏家,16人參選15人勝出,反映了他們主張的「守護本土理念」獲相當一部分選民受落,並且成為香港政局一股不容輕視的力量。
其四是二名資深泛民馮檢基和何俊仁落選,提前宣布了明年五個立法會超級議席起碼有二個會有新面孔,泛民陣營內目前沒有幾個有全港號召力的政治明星,建制派應會全力搶攻這兩個空缺。分析選情切忌以偏概全、誇大對自己有利的一面,這樣自我感覺雖好,但只會誤導自己。
[陳景祥 齊物論]
傘兵成績佳 港府消毒徒勞
分析選舉,我認為要從數字入手。看幾組數字,有助大家了解今屆區選之後的政治版圖。首先是建制和泛民議席分佈;今屆要角逐的區議會議席共363席,建制得248席,泛民得125席,其他為無黨派人士(據立場新聞「主要政團議席變化」圖表),以此計算,在今屆要經角逐席位中,建制仍奪得68%議席,所謂「變天」之說很難成立。
其次是「傘兵」的成績驕人,共有8名當選者屬傘後組織成員,勝過不少老牌政團。正如事前估計「選情冷淡」一樣,不少政評家在選前認為區議會主打民生和地區事務,政治色彩濃厚的傘兵不合街坊胃口;選舉結果告訴大家,看淡傘兵選情的分析都大錯。這班年輕、學歷高(其中楊雪盈是大專講師、鄺葆賢是醫生)、形象清新討好的政壇新秀,在選後的記者會深鞠躬多謝選民,談選舉感受時不亢不卑,如此勢頭,在明年的立法會選舉拿下一、二席應毫不令人意外。換句話說,建制派雖然整體保住了多數,但雨傘運動之後冒起的「黃色力量」勢將進入更高層的議事堂,北京和特區政府雖然全力為後雨傘運動的政治環境「消毒」,但看來徒勞無功。
溫和本土派不容忽視
其三是激進的人民力量和社民連全線失利,但較溫和的本土派「新民主同盟」卻成了大贏家,16人參選15人勝出,反映了他們主張的「守護本土理念」獲相當一部分選民受落,並且成為香港政局一股不容輕視的力量。
其四是二名資深泛民馮檢基和何俊仁落選,提前宣布了明年五個立法會超級議席起碼有二個會有新面孔,泛民陣營內目前沒有幾個有全港號召力的政治明星,建制派應會全力搶攻這兩個空缺。分析選情切忌以偏概全、誇大對自己有利的一面,這樣自我感覺雖好,但只會誤導自己。
[陳景祥 齊物論]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