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搞笑諾獎得主贏正牌物理獎長青網文章

2010年10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0月06日 05:35
2010年10月06日 05: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諾貝爾物理學獎昨揭曉,兩位俄羅斯裔科學家海姆和諾沃蕭洛夫,憑發現「神奇碳」石墨烯這種世上最薄最堅固、可成為優良導電體的劃時代物料,分享殊榮。外界預期,石墨烯可望應用於電腦晶片,最終取代矽的地位,引發電子工業革命。海姆更是歷來首位正牌諾貝爾獎與搞笑諾貝爾獎的得獎者,當年其獲獎的搞笑之作,就是利用磁場作用令小青蛙懸浮半空。

俄裔師徒發現「神奇碳」

負責評審的瑞典皇家科學院,表揚51歲的海姆(Andre Geim)與年僅36歲的諾沃蕭洛夫(Konstantin Novoselov)的「突破性實驗」,形容石墨烯(graphene)是「完美的原子晶格」(atomic lattice),「展現量子物理世界無比特殊的性質」。

由碳原子構成的石墨烯,厚度只有一個原子,相當於人類頭髮20萬分之1的厚度,被喻為最新的「二維物料」。這種超薄狀態下的碳幾乎透明,分子排列卻緊密得連細小的氦原子也不能通過,無論在真空或室溫下都保持穩定,沒有出現氧化或分解情况,是最堅固的納米物料。作為導電體,其導電性媲美銅,傳熱表現更超越一切已知物質。與塑膠混合後,石墨烯更可令塑膠傳電,並提高其耐熱性。

理論上,以石墨烯製造晶片電晶體(transistor),其傳輸效率比傳統的矽晶片速度更高,兼更耐熱,解決業界為求改善晶片效能,不斷將更多電晶體容入晶片造成的高熱問題,有助製造出更高速的電腦,為電子工業帶來革命。

石墨烯助製更高速電腦

石墨烯與塑膠製成的新物料,具備輕巧及堅固的特性,可望應用於新一代人造衛星、飛機及汽車等交通工具。作為幾乎透明的物料,更可應用於太陽能電池及輕觸式屏幕等。但評審委員亦承認,目前大部分用途「只存在於我們的幻想」。

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從事研究卻擁有荷蘭籍的海姆,不肯預期石墨烯日後有什麼用途,卻指獲獎是意料之外,當評審委員會致電通知他獲獎,他正在查閱電郵及文件,「我睡得很好,沒期望自己會在今年獲獎」。他把諾貝爾得獎者分為幾種人,「其中一種是獲獎後餘生什麼也不幹,對社會再無建樹」,另一種就是「外界普遍認為他們只是意外獲獎,所以之後研究更加倍落力」,他認為自己是後者,獲悉得獎後繼續埋首研究。另一名得獎者36歲的諾沃蕭洛夫則是海姆的博士生,他對獲獎感到「震驚」,形容獲獎是「瘋狂」的,沒想過會得到殊榮。

法新社/美聯社/路透社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