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滬深股市逐步走出夏季跌市陰影,然而國際投資者卻未重拾信心。國際指數公司富時坦言「市場需要時間消化」,原定今年底前追蹤「A股過渡性指數」的多隻基金,除了領航(Vanguard),已悉數推遲到明年,與中證監原定第三季進行的路演也要擱置。富時對於A股納入標準指數,也聲言沒有時間表,但指「3年能夠納入已經好快。」
富時羅素亞洲區董事總經理白美蘭接受本報專訪時坦言,5月推出的兩隻富時新興市場A股過渡性指數基金,其中一隻為領航(Vanguard)度身訂做,且除大中型股外,還包含小型股,領航已如期買入,且是唯一跟蹤此指數的基金。
「3年內納入指數已很快」
提及富時行政總裁麥思平,5月向傳媒預期「年底前大多數現時追蹤富時新興市場指數的投資者,都將按照過渡性指數進行資金配置,沒有人會等到最後期限才進場買貴貨」,白美蘭指出,「5月見記者時,覺得事情進展順利,無預期到暑期的波動」。她又指目前仍與多隻基金探討中,不過「確實放慢,加上傳統12月,1月和中國農曆新年都比較靜,所有落實(基金正式追貨)都要等到明年首季」。
富時原本計劃與中證監於今年第三季路演,白美蘭坦承,中證監方面希望等到更多政策出台,市場更穩定以後,才做路演,「那是明年的事了」。她又指A股納入富時的進程「慢了」,「發生咁多事,市場都需要時間消化。投資者在政策出台後,需要時間了解」,最終進展要看監管層出台的政策,以及市場信心恢復的程度。
對A股停牌機制 是最大擔憂
白美蘭續指,國際投資者此刻對於A股最大的擔憂,首先是A股的停牌機制,對此,她表示,中證監已經完成諮詢,但並未公開最終制訂的停牌規則;其次是QFII尤其是RQFII的額度分配。現時的分配比較「隨性」,難以預期。
領航2013年將旗下6隻總價值1700億美金的基金由MSCI轉入富時指數。白美蘭認為,A股指數波動由於散戶太多,要待領航等大型基金進入,才能令A股達到「生態平衡」,改變A股的結構,並促使指數更能反映經濟基本面的發展。
明報記者 顧冷冰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