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國增長由多年前曾超過10%,下降至近年「保七」,下年預計中國GDP只有6.5%左右,亞洲地區中印度經濟增長已超越中國,預期下年印度GDP達6.8%。印度在經濟增長加速時,股市在上年新政府上任已率先反映,今年反呈調整,跌幅為約近5%,摩根資產管理新興市場及亞太股票組別投資總監聶衛敦(Richard Titherington)稱,繼續看好印度,相信新政府可以推行改革,有助企業盈利增長。
美元上升及美國經濟復蘇,資金流出新興市場,而且,新興市場短期增長前景較負面及新興市場企業槓桿比率上升,這些因素令國際投資者對新興市場的投資情緒轉趨負面。不過,剛從倫敦調任至香港管理新興市場投資團隊的聶衛敦認為,投資者不應忽視2013年退市恐慌以來,多個新興市場經濟體已取得重大改善。他相信當聯儲局開始加息時,經常帳狀况、通脹前景、增長基本因素及儲備水平,將是左右新興市場投資組合資金流向的重要因素。
印度新政府推經濟改革 前景看俏
聶衛敦表示,短期前景充滿考驗,但是投資者不應忘記新興市場的較長期基本因素。新興市場作為廣泛的資產類別,應當在整體多元化的投資組合中作策略性的長期配置。其中在新興市場中亦有看好的地區,他相信印度在新政府上場後,推行有利經濟改革,對印度前景看高一線。
印度總理莫迪上任後,經過一年蜜月期,支持度會否下降,影響推行新政呢?聶衛敦認為,印度新政府推行政策對板,例如修改稅務制度、改善行政管理以方便營商、勞工市場改革及推動金融共融(financial inclusion)等。
印度通脹可以控制在目標範圍內,而且預期利息還會下降,這對金融市場有利,特別是銀行業會受惠。他強調印度與中國經濟相關性較低,故此在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東南亞及歐洲經濟增長會受到一定程度拖累,印度則沒有此問題。當然,美元升值及聯儲局政策正常化可能是不利因素。因為基金不會對冲本土貨幣,但他指貨幣強弱屬循環,而且對冲成本過高,投資者在投資時要考慮較長線。
印度總理莫迪的經濟政策,認為印度莫迪時代動力下的印度經濟增長快速,恰好與中國高增長結束,經濟愈來愈放緩形成對照。印度的實際國民經濟增長速度將在2016年超過中國。屆時,印度的國民經濟增長增速加快至6.8%,而中國國民經濟增長增速放緩至6.7%。
根據高盛的預測,印度的經濟優勢還將逐年增大。印度經濟正在開始一個新的增長周期,主要的驅動力量正是消除宏觀不平衡,包括低油價更屬利好該地,以及結構性改革。印度的經濟增長速度會在2016年到2018年期間超越中國,成為增速最快的新興市場國家。
IMF維持印度明年經濟增7.5%
總體而言,印度經濟表現以內需為主,對中國與全球的貿易依存度偏低,較不易受到整體新興市場需求放緩的衝擊,當國際油價下跌、通脹壓力放緩、央行降息等,以上因素均有利印度經濟增長。聶衛敦專注於長期投資,投資策略屬由下而上,在過去歷史中,當投資者感到消極便是提供了長期價值。在印度股市有所回吐亦屬健康性。其實印度的最大風險是通脹問題,若政府措施有效控制通脹,經濟及企業前景均可看高一線。儘管IMF近日將印度明年經濟成長率可望維持7.5%不變,表示印度經濟增長前景仍良好,有助加快結構改革。
展望未來,印度的貨幣政策仍將持續寬鬆,公共支出將明顯增加,聶看好國內周期行業,例如水泥、物料、金屬及汽車、基建以及私營金融業,而非出口商及防守行業,好像公用事業。他預期,2015年短期利率下跌將為國內周期行業及資本開支概念股帶來新的支持。
明報記者
[龍彩霞 基金特區]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