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應正亮﹕輸少當贏也是贏?長青網文章

2015年12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12月03日 06:35
2015年12月0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區議會選舉結束一個多星期,輿論仍未降溫,大街小巷熱議老樹盤根為何倒下,建制派落敗人士紛紛忙着自圓其說,民建聯元老葉國謙形容他們是面對了一場海嘯,建制派不少人面如土灰;筆者上周以〈政治年首仗梁特未得分〉為題,指出梁特原想借「建制派區選大勝」增加連任籌碼,只可惜如意算盤並未打響;但一向說了當做了的梁特,據聞頻向北大人領功,把區選解讀為「建制派大勝」。


開初筆者以為此說只是流言,豈料梁特頭號智將張志剛昨在《明報》撰文,題為〈這不是贏什麼才是贏〉,指泛民區議會議席只佔不足四分之一,是選民「vote them out」的抉擇,完全跟隨梁特口脗,間接引證了梁特自稱「大勝」爭領功的說法。但香港人並非智障,筆者不禁要問張志剛:「輸少當贏也是贏?」


建制派區選輸陣又輸人

今次建制派在區議會選舉中,簡直是輸陣又輸人,多年來的地區工作根基受到前所未有的動搖,勝的多是險勝,敗的多是大敗。張志剛話,泛民出選200多人,獲勝只有105人,連四分之一議席也沒有,但其實泛民參選覆蓋率只有53%,勝出率接近一半,已算交足功課;建制派有474人參選,出戰421個選區,漁翁撒網,覆蓋率達97.6%,但勝出的只有290多人,勝出率也只是六成,收入與支出不成正比,簡而言之三個字:低效益﹗


漁翁撒網 支出收入不成正比

最要命的是,建制派在區議會的「市場佔有率」,從過往的有九成跌至七成,泛民及傘兵成功於中產地區搶灘,這才是中央、港府以至建制派值得反思的地方。張志剛說,泛民六將帥級人士馮檢基、何俊仁、袁彌明、陳家洛、尹兆堅、陳樹英輸掉,就是選民「vote them out」的結果;筆者也敢肯定,他們六人一定是在西環重點打擊的名單上,國家機器要你死,難以苟存﹗相反,不少寂寂無名的傘兵選前沒有被西環盯中,反而成功突襲,請問張行會議員,如何解釋選民這種「vote them in」的表現?


偽科學論證 難救梁特

與上屆區議會選舉相比,建制派今次少了3席,泛民增加21席,如要引用數據說服別人相信不確的事實,那是偽科學,根本救不了梁特在政治仗上輸掉的分數;就如一個領導的語言偽術,根本掩蓋不了其無能一樣。連建制派自己也不敢開香檳,何以梁特智將要高呼「建制派大勝」?司馬昭之心,路人皆見,梁特爭取連任的履歷表,並非「說了就算」;自吹自擂式的領功,簡直侮辱了習大大的智慧。


另外,政界耳語多時,區選後西環傳有異動,請密切留意正副主任之動靜。


[應正亮 廿四味]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