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屢見學生患癌 行動戰勝無力感 傻勁教師號召捐髮 一呼百應長青網文章

2015年12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12月06日 21:35
2015年12月06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一束、一剪、一掉,對女孩子來說,這種剪髮方式特別兇狠,但這樣落髮原來別有意義。在中華基督教會協和書院任教16年的關智豪老師稱,近年均有同學患癌,令他更關注癌症,今年初於網上發現有女生於香港捐髮,以製作醫療真髮給完成化療又受脫髮困擾的女生,他便向校內的女同學打主意,並聯絡香港癌症基金會和香港髮型協會,籌備這個「捐髮日」,想不到自己一股傻勁,引來77名女學生和1名老師響應,成功收集118束頭髮,「我唔係想佢哋覺得自己係啲咩好人好事,而只係學會分享」。


明報記者 李詠珊

台灣一直盛行「捐頭髮」文化,將一束最少8吋沒經電或燙的頭髮,捐到非牟利機構,將之編成假髮,送到有需要的病友手中。關老師認為,「無理由台灣女仔得,香港女仔唔得」,但身為男生的他,其實不明白這對女生來說是何等嚴重的事,因為在他心中,有更大的事想完成。


編成假髮送癌症患者

發起捐髮這回事,於關老師而言,不是一朝一夕,「奈何我係男生,工作關係無得留長髮,唔係我早都捐咗」。任教16年,關老師嘆道近年都有同學患癌,「唔知點解連續幾年都有同學有事,其實我見到都好無助」,身為輔導老師的他,不時到醫院探望患病學生,出入兒童病房,他形容受到好大衝擊,「見到佢哋咁細就要受啲咁嘅折騰,唔知可以為學生做啲咩」,有學生因而去世,亦有學生仍在病房奮鬥,或有學生康復過來,再次適應新生活。


捐髮只是個引子,關老師在捐髮日前特意籌備了一個關於癌症的講座,才是「主菜」,他希望同學明白要將健康放在第一位。但他的太太,以至女同事,都被他這個引子嚇到,另一幫忙籌備捐髮日的周老師,當時剛把長髮剪短,感同身受地告之﹕「第一吓剪落去真係會喊㗎。」關老師才意識這樣的剪髮,對女生來說是重大的決定。


男生也想捐 奈何不准留長髮

為讓同學有足夠時間把頭髮留長,關老師得到校方同意,早於上學年年終便於一次全校周會分享這瘋狂的想法,「當時我是本着一個跟大家商量嘅心態去講,自己打算會有20幾個同學參加」,誰知約百同學舉手和應,更踴躍上台前排隊報名,更有男生想加入,但礙於校規,他們不能把頭髮留長,就幫忙其他工作。中四學生賴俊宇指捐髮日除了幫忙打掃地方,另一重任就是安慰女同學,「雖然剪咗開初可能無咁好睇,但都會同佢哋講,剪咗都幾好呀」。


女生忍淚剪髮 學助人意義

捐髮日於11月第二個星期五舉行,有同學於暑假已急不及待剪下長髮,更把媽媽或朋友的秀髮都捐出。中二學生禤楚琪說,從少未試過短髮,「因為媽媽覺得咁樣好男仔頭」,但媽媽一知道是為了幫人,就一口答應。她憶述,當天髮型師下剪時,自己眼角都沾濕了,照着鏡子好不習慣,但看着那束放進密實袋的長髮,就決定收起哀傷,「頭髮咁有意義,既然可以幫佢哋有免費假髮,我就同自己講,啲頭髮會生番囉」。


將一箱箱頭髮捐出,關老師為學生感自豪,但強調這不是什麼「好人好事」,一切只源自分享,而施與受亦難以分割,同學們的付出或許也為關老師解開一點無力感。


「有時你擁有很多覺得沒用,但對別人來說可能是很珍貴,就像今次捐的頭髮……就算你沒錢,都可以分享你的時間、關懷、問候……」這是他在捐髮日之後於其網誌上分享的一句。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