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江宗仁﹕商品再受壓 金融市場續動盪長青網文章

2015年12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12月09日 06:35
2015年12月09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恒指昨日跌298點,收報21905點,成交金額762億元。中國外儲大減依然是市場焦點,在岸及離岸人幣匯價齊大跌,在岸收市價更見4年最低位,加上IPO又抽走資金,AH股自然無法倖免。油組會議變相宣布產量無上限,紐約期油失守每桶40美元後再無支持位可言,帶動彭博大宗商品指數見16年新低,較金融海嘯時低位還低22%,短期令新興市場進一步受壓,中國在貨幣政策、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上與市場缺乏溝通,亦會令中港金融市場更為動盪。


油價向下突破,能源股受壓,同時亦波及高息債,HYG見今年收市價新低,收82.08美元,較2011年歐債時的81.05美元亦僅一步之遙,信貸風險已不容忽視。宏觀局勢轉冷,即使幾隻大型動力股不應太受此影響,但美股仍是走弱。亞洲股市周一已不跟升,周二自然慘遭拋售,被指受沙特拋售的韓國股市連跌兩日,中港日台泰印尼全都跌逾1%。


就昨日所見,恒指雖然已明顯跌破22000點,但還是有資金願意低吸博反彈,帶動指數由最低的21765點,回升至21905點。最弱的油股也見買盤,中石油(0857)及中海油(0883)主動買盤佔58%,中石化(0386)也有54%,接近低位的大家都願意一博,大家都覺得便宜,至少這個價位,是很多年未曾見過的。


恒指支持力絕不如想像般強

但要留意,恒指已跌至低位,但幾個月來都升不起,同時愈彈愈低,很多傳統穩健、大型的板塊如油股、中資電訊股甚至鐵路基建股,一反彈完成,跌幅動輒就達到20%,這可不是超賣反彈完成後,有基本因素支持時的應有表現。個別股份如中電信(0728)、大唐(0991)、甚至算是新經濟的中廣核(1816),更齊齊創下52周低。筆者認為恒指早前直跌至20000關口,或許當時是急了一點,人民幣穩定下來便反彈,但幾個月下來,大量股份均只是彈散,怪外圍也好、怪人民幣再貶值也好、怪商品價格弱勢也好,不論原因,市况均說明低位的支持力,絕不如想像般強。


財官缺溝通 外儲急降眾說紛紜

外儲急降拖累人民幣匯價受壓是市場焦點。從經濟師、分析員的層面,其實對此看法仍有分歧,有的認為主因是非美貨幣貶值所致,這單一因素已能解釋40%至60%的外儲下降,餘下的降幅或是企業償還外債所致,並不是外資拋售撤離,因此才有外儲大減而國內流動性寬鬆的場面;悲觀的則指中國已無法阻止走資,大和就預料2016年及17年外儲將急降至2.8萬億美元及2.3萬美元。


人民幣匯價由6.3到6.5,變幅也不過是3%,以今天的匯市來說並不是特別誇張的幅度,但經濟師看法迥異,市場更是先沽後分析,一切還是源於中國財金官員從不跟市場溝通。9、10月期間還不斷干預市場,高官又輪流發言強調匯價穩定、不會有趨勢性貶值,11月起干預又突然消失,變成長跌長有,這是中央認為匯價過高不再支持?是匯率制度市場化不再干預?還是改為跟歐元為首的非美貨幣走勢同步?大家都不知。


制度改革以外 官員思維應進步

人民幣加入SDR,是國際化的標誌性事件,但改革不只在制度上,官員思維也要進步。聯儲局為了部署加息,足足花了整整兩年時間,才令市場以當局希望的方向去想去行動,歐洲央行一子錯,無論歐元還是歐股,短期亦無運行。金融市場最怕不明朗,特別是外資本就對中國極為看淡,外儲再急降,肯定先沽貨走資再說,若中國貨幣和匯率政策的決策過程、原因、機制依然全不透明,永遠是只做不說而春江鴨又無處不在,人民幣匯價以至中港金融市場的動盪,只會日益劇烈。


[江宗仁 還看今朝]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