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人民幣匯價連日下跌,拖累零售國債在本港的銷情,有證券行表示,國債幾乎是無人問津,部分銀行界人士亦表示,由於客戶看淡人民幣匯價,增持人民幣資產意欲不高。
券商﹕年息再高也抵不了貶值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坦言,對於國債,「客戶的反應就是沒有反應」,客戶一直觀察人民幣匯價會否在加入SDR(特別提款權)後下跌,「結果證實果然如此」,因此對國債更不感興趣,擔憂匯價再跌,年息再高也抵消不了。
永隆私人銀行及財富管理部主管譚劍偉表示,因應美國即將加息,客戶近期多沽出債券,增持現金,以伺機投入股市。如果投資債券,多數亦是美元高息債,以免有匯兌風險。他強調,客戶對人民幣匯價走勢看得很淡,除非已手持人民幣,才會考慮國債,否則不傾向增持人民幣資產。
不過,由於去年的國債銷情較差,今年個別銀行的按年增幅驚人。大新銀行(2356)指出,雖然昨日認購金額與周一相約,但首8天的認購金額,較去年同期增加兩倍,認購人數則按年增八成。
上海商業銀行執行副總裁兼產品拓展處總監陳志偉亦稱,該行的認購宗數幾乎較去年翻倍,但平均認購金額不高,估計以散戶居多,大型投資者暫未出手。
券商﹕年息再高也抵不了貶值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坦言,對於國債,「客戶的反應就是沒有反應」,客戶一直觀察人民幣匯價會否在加入SDR(特別提款權)後下跌,「結果證實果然如此」,因此對國債更不感興趣,擔憂匯價再跌,年息再高也抵消不了。
永隆私人銀行及財富管理部主管譚劍偉表示,因應美國即將加息,客戶近期多沽出債券,增持現金,以伺機投入股市。如果投資債券,多數亦是美元高息債,以免有匯兌風險。他強調,客戶對人民幣匯價走勢看得很淡,除非已手持人民幣,才會考慮國債,否則不傾向增持人民幣資產。
不過,由於去年的國債銷情較差,今年個別銀行的按年增幅驚人。大新銀行(2356)指出,雖然昨日認購金額與周一相約,但首8天的認購金額,較去年同期增加兩倍,認購人數則按年增八成。
上海商業銀行執行副總裁兼產品拓展處總監陳志偉亦稱,該行的認購宗數幾乎較去年翻倍,但平均認購金額不高,估計以散戶居多,大型投資者暫未出手。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