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台醫院引治癌新系統 來港招病人長青網文章

2015年12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12月11日 06:35
2015年12月11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養和醫院計劃引入全港首部用以治療癌症的質子治療系統,但2019年才落成啟用。台灣有醫院率先引入該系統,並來港招病人,但保險業人士指醫保未必保境外求醫,另有醫生提醒病重者不宜長途跋涉求醫。


台灣長庚紀念醫院的質子腫瘤治療服務上月啟用,昨來港開記者招待會,稱可安排本港癌症病人赴台治療,整個療程約需18至37萬港元,並可為香港病人代訂機票及住宿,要另付機票住宿費,院方額外收1500至5000元台幣(即約355至1182港元)服務費。


保險業界:須留意保單條款

保險業聯會醫療改革專責小組副主席陳秀荷表示,跨境治療是否受保,要視乎保單條款,部分是24小時全球受保,部分有離港時間限制,部分只限在保單中填寫的居住地,接受跨境治療前宜留意保單條款。


病重者或不適合跨境治療

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傅惠霖則稱,質子治療最大好處是能控制「射程」,減少損傷,特別適合深入體內的腫瘤,如前列腺癌。傅稱跨境治療情况頗常見,但若病人患重病至需長期卧牀,或需儀器維持生命,則不適合長途跋涉接受跨境治療。


養和引入新掃描系統助抗癌

另外,養和醫院斥資600萬美元引入「正電子磁力共振(PET/MR)雙融掃描系統」,9月投入服務。該院診斷及介入放射部主管羅吳美英表示,以往部分癌症病人,例如卵巢癌病人,接受正電子及電腦掃描後,可發現有腫瘤,但未必發現腫瘤壓着血管,結果只做化療,而沒做電療。她稱新引入的正電子及磁力共振影像系統,可更清晰顯示腫瘤位置,有助制定治療方案,而且輻射減少五成至逾七成,對小童癌症病人有好處。


她稱,因為病人同步接受正電子及磁力共振影像,可減少掃描時間。但她指出,有關系統未必可發現於肺部、少於4毫米的腫瘤,故同時會為病人做低劑量的電腦掃描。


收費方面,她稱以往部分病人接受正電子及電腦掃描後,有可能要再接受磁力共振,確定腫瘤情况,兩項收費合共約3萬元,新系統服務為1.8萬元。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