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時近年尾,北京有兩大重要會議,一個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一個是中央軍委擴大會議。今年的這兩個會議,都被定為是「攻堅戰」的部署會議,其中中央軍委擴大會議,部署的是備受關注的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攻堅」。
部署明年經濟和社會發展大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閉幕當天即將核心內容公告天下;而中央軍委擴大會議從會期到內容,從來都秘而不宣。但北京消息透露,中央軍委擴大會議,上周起已在北京京西賓館召開。
中央軍委開擴大會
軍隊改革部署實施
11月24日至26日,北京曾召開「中央軍委改革工作會議」,習近平在會上的講話,被認為標誌着軍隊改革的終極拍板。也就是說,中國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方案在會上已和盤托出,改革的領導機構正式組建,等待進入「實施階段」。
改革方案有了,領導小組成立了,改革的實施,還要透過另一個會議來部署,這就是一年一度的中央軍委擴大會議。
中央軍委擴大會議通常在12月舉行,決定來年軍隊工作大計,而今次會議唯一的議題,應該就是如何實施軍隊改革。雖然軍委擴大會議的內容從不對外公布,但中央軍委機關報《解放軍報》連發評論文章,側面透出中央軍委擴大會議的主題。由於今次中央軍委擴大會議的焦點議題不同於過去,所以連中共中央的機關報《人民日報》上,都發表解放軍總政治部署名的評論文章,來作更大範圍的思想動員,文章的標題是〈堅決打贏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這場攻堅戰——深入學習貫徹習主席關於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重要論述〉。
這篇長文,當然是宣講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意義、方針、影響等。但值得留意的是,文章以一個「堅決反對」、四個「絕不允許」透露出的改革難度,包括「堅決反對政治上組織上行動上的自由主義,絕不允許說三道四、亂發議論,絕不允許自作主張、自行其是,絕不允許陽奉陰違、軟頂硬抗,絕不允許打折扣、搞變通」等等。
意義重大難度極高
屢失良機貪腐嚴重
這場軍隊改革,意義的確重大,也真是難度極高,要看明白得先從歷史上看。
晚清雖有洋務運動,但軍事轉型錯失良機,令中國在兩次鴉片戰爭中捱打,在甲午戰爭中一敗塗地。到了中華民國年代,先是軍閥割據,再有強敵入侵,最後國共內戰,更談不上軍事轉型。中共建政後至改革開放前,數度提出軍事變革要求,但基於當年軍隊的「山頭主義」,以及黨內權鬥,毛澤東也只是行換總長、調司令之事。
改革開放後,鄧小平曾動大手術,百萬大裁軍,但軍隊根本體制未能觸動。江澤民、胡錦濤兩人主政23年,伴隨着日漸升高的「軍事變革」口號,演出的是深層次的軍隊腐敗。
中國今次要從解放軍編制體制、機構人事各個方面,展開大範圍深層次的軍事變革,有人認為等同「推倒重來」,有諸多原因,一個是要改變軍隊現狀,一個是呼應國家發展大戰略。
習近平接任軍委主席之後,第一個治軍要求是「能打仗,打勝仗」,但解放軍的現狀是既不能戰,更無戰勝把握。因腐敗滲透軍中,由中央軍委到基層連隊,都有貪腐問題。於是要展開軍中反腐,拿總後勤部副部長谷俊山開刀,到用中央軍委副主席徐才厚、郭伯雄祭旗,迄今已有近50名軍級以上高級將領受查「落馬」,校尉之類小蒼蠅被拍更多。此外,機構臃腫,頭重腳輕,正如鄧小平多年前形容的,「這樣龐大的機關,不要說指揮打仗,跑反(走難)都跑不贏」。習近平深感體制機制的深層問題不解決不行,遂下決心要軍隊改革,特別是領導管理體制的改革,來實現戰鬥力重建。
肅貪興革提升戰力
為十九大預作鋪墊
與之同時,隨着中國綜合國力不斷提升,面臨的安全壓力也開始上升。2013年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首提「完善國家安全體制」,翌年習近平提出「軍事創新」的要求,經過一年「頂層設計」,最後形成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方案,在2016年全面展開。其目標,就是要形成「強軍戰略」,「2020年前要在領導管理體制、聯合作戰指揮體制改革上取得突破性進展」。
這次軍隊改革重點,無論是撤銷四總部,削減總政權限,成立聯合作戰指揮部,還是新設陸軍總部,七大軍區變五大戰區,都顯示既要透過變革來實現肅貪變得「能打仗」,又要因應滿足大國戰略的需要,實現「打勝仗」。此外,還有一層政治深意。明年對中共、對習近平來說,是權力重組的十九大籌備之年。解放軍不僅是一支國防力量,還是一支政治力量。國防和軍隊的改革,既要動機構,又要變人事,新中央軍委組成和新作戰體系建構,將有一批新將領走上前台,他們不僅是一支政治新軍,還將成十九大權力重構的壓台基石。
歡迎回應 [email protected]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