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譚新強:中國夢:用哪種貨幣來計算?長青網文章

2015年12月1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12月15日 06:35
2015年12月15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數周前,人幣終於順利被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特別提款權(SDR)籃子貨幣。一如所料,人幣兌美元不升反跌,內地的在岸人民幣匯價(CNY)已跌近0.8%,到6.45的4年新低;離岸的CNH跌得更多,超過1.5%,到了6.53。從年初至今,CNY已跌近4%,CNH更跌近5%。11月的外匯儲備更意外地跌了872億美元,扣除其他貨幣兌美元貶值的因素,估計最少有2000多億人幣的淨流出。


人行傾向讓人民幣貶值

本周如無重大意外,聯儲局必將加息0.25厘。現估計加息速度溫和,約每季一次,明年底或到1厘左右。實際的速度和幅度主要取決於兩件事:(1)美國工資的增速,最近數據有轉強的趨勢,需特別留意;(2)中國經濟能否穩定下來,尤其是人幣的走勢。如貶值加速,日本、歐洲也必加大QE,美國亦很難繼續加息。


明顯中國又再次面臨「The Impossible Trinity」的極困難抉擇。因為中國的「實際利率」(名義利率減除通脹)還是過高:如用約2.5厘的存款率和今年1.4厘的CPI,那麼實際利率就約1.1厘,已比美、歐、日的負實際利率高不少。但如改用企業貸款率(普遍在6厘或以上),並改用PPI的負5.2%,那麼實際利率就可能高達11厘!所以人行為刺激經濟,必跟美聯儲背道而馳,繼續減息降準。如此下來,人幣必受下行壓力,資金亦有外流的傾向。人行必須小心平衡兩者,但不可能完全掌控。過去數周,人行似乎接受市場推低人幣,但若本周美國開始加息後,一般美元也會「sell on news」,反可能轉弱一點(其實在ECB宣布暫不增大QE後,美元已有所回落)。另外中國的資本帳最近明顯收緊,企圖減慢資金外流,亦望幫助人幣回穩一些。


明年美元計名議GDP 隨時低過美國

短期內IMF或可接受把人幣國際化、自由兌換化及打開資本帳,看成兩件、或三件分開的事情,但長遠而言,如我們要好好利用這個「金融WTO」的機遇,這是一套必然的「三部曲」。


說回頭,人幣貶值跟今期題目「中國夢」有什麼關係呢?中國夢的核心理想當然是中國崛起(和平地),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及話語權與日俱增(例如一帶一路),人民收入持續增長,達到全面小康。因此十三五計劃就定下了平均6.5%的GDP增長目標。但中國既為全球第一大貿易國,若目標只用人幣計算,意義有多大呢?如改用進行國際比較時慣用的美元來計算,那麼中國今年的名義GDP增長就只約3.9%(7% + 1.4%CPI–4.5%貶值),可能還快不過美國的名義GDP增長。明年GDP如放緩到6.5%,人幣續貶值4%(很多人更悲觀),那麼名義增長就更可能落後於美國。


印度近20年增長 給盧比貶值蠶食

長遠如不改善,小心變成印度的情况,過去20年GDP平均達6.6%,但盧比兌美元跌了過半,大部分國民的生活及購買力幾乎原地踏步。


上周五人行推出一個新的,用貿易比重來計算的人民幣匯率指數(CFETS),包含十三種貨幣,用2014年底做起點;今年至今不跌反升了約2%。人行的意思就是投資者不該過分關注兌美元的單一匯率,這亦是人幣加入SDR最重要的意義。


我完全贊同這論調,亦非常合理。但中國既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當然不是人均),所以無法避免跟美國直接比較。從資金繼續流出的情况看來,投資者暫時仍然冥頑不靈,「錯誤」地過度聚焦在美元,豈有此理!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