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恒指昨日跌154點,收報21309點,成交金額774億元。恒指開市21063點,最低見21010點後反彈最多達1.75%,國指低位反彈幅度更接近3%,收市升7點。港股迫近低位多了資金博反彈,又或是淡友平倉獲利,但就昨日所見,回升的動力並不強,宜小心。人行繼續為人民幣匯價辯護,指中國的匯率制度一直是參考一籃子貨幣,市場不應單以美元兌人民幣的升跌,就判斷人民幣的匯價走勢。這等於官方宣布兌美元貶值已是既定政策,問題是幅度有多大。
港股甫開市已接近是全日低位,A股很快便發力上攻,港股亦反覆回升,國指表現較佳,一來技術上超賣,二來AH股溢價指數直迫150,也帶來一定買盤,券商股就特別受到青睞,中信証券(6030)及海通證券(6837)分別升4%及5%。
A股升勢是相當全面,兩市合共有2176隻股份上升,下跌則僅316隻,重磅股如內銀、內險、券商齊發力,令指數升幅相當可觀,一時間又回到二八行情。
昨日低位反彈似平淡倉
不過,成交額依然低迷,滬市不足2800億元(人民幣•下同),深圳亦低於4000億元,跟10月下旬、11月上旬時的5000億元及6500億元下了不止一個台階,而以這種成交額大升,感覺相當不可靠,正常來說不足以推動兩市再上。然而對於一個中石油(0857)市盈率仍超過30倍的市場,又很難以常理去解讀。
港股低位見反彈,但動力不強,似平淡倉推動多於博反彈。首先,如果今次是真底部,就意味是三底不破,往後多能出現一個有不錯幅度的升浪,但就昨日所見,成交額不算多,同時亦主要由超賣的中資股推動,除了部分新能源股炒作巴黎氣候會議達成協議外,市場並沒有領軍或真正強勢股和板塊。另昨日下跌比例仍達63%,未見市底改善。但低於50天線的股份比率則已低至27%,正常市況的話,應可醞釀一場反彈。
人民幣盯一籃子貨幣 需時間適應
人行官網刊載文章表示,觀察人民幣匯率主要看一籃子貨幣,但市場需要一定時間逐步適應這一視角。今後市場主體不應只盯住美元,而應更多地參考一籃子貨幣,而這需要一個過程去適應。這種說明似乎很冠冕堂皇,但過去數十年全球都是美元本位制,外匯交易都是以直盤(兌美元)來報價。匯率制度可以參考一籃子貨幣,這是閣下的事,市場可不是這樣來運作的。
當然,官方這種說法,就等於強烈暗示人民幣兌美元將會貶值,餘下的問題是幅度有多大。這取決於全球會否爆發金融危機,例如垃圾債、新興市場債出事,以及歐元、日圓等非美貨幣有多弱勢。前者的概率正在升溫,垃圾債市場的流動性正急劇消失,但暫時仍在受控範圍,亦尚未波及至投資級別債券。非美貨幣則充滿變數,日本暫時不變應萬變,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則不斷發表鴿派言論,強調隨時可加碼,但市場已不太受落。
人幣貶值有限 債務更值得關注
主流看法是人民幣明年兌美元見6.8,較現水平貶值幅度控制在5%以內。其實人民幣貶值並非世界末日,貶值幅度亦不可能太大,只是中國的債務危機相當嚴重,一旦市場信心崩潰,甚至連民眾也爭相換匯,走資、流動性緊縮、債務違約進入惡性循環,屆時就一發不可收拾。或許如人行所言要時間適應,適應人民幣貶值而中國不一定崩盤這個組合,適應了,港股表現便會較佳。
[江宗仁 還看今朝]
港股甫開市已接近是全日低位,A股很快便發力上攻,港股亦反覆回升,國指表現較佳,一來技術上超賣,二來AH股溢價指數直迫150,也帶來一定買盤,券商股就特別受到青睞,中信証券(6030)及海通證券(6837)分別升4%及5%。
A股升勢是相當全面,兩市合共有2176隻股份上升,下跌則僅316隻,重磅股如內銀、內險、券商齊發力,令指數升幅相當可觀,一時間又回到二八行情。
昨日低位反彈似平淡倉
不過,成交額依然低迷,滬市不足2800億元(人民幣•下同),深圳亦低於4000億元,跟10月下旬、11月上旬時的5000億元及6500億元下了不止一個台階,而以這種成交額大升,感覺相當不可靠,正常來說不足以推動兩市再上。然而對於一個中石油(0857)市盈率仍超過30倍的市場,又很難以常理去解讀。
港股低位見反彈,但動力不強,似平淡倉推動多於博反彈。首先,如果今次是真底部,就意味是三底不破,往後多能出現一個有不錯幅度的升浪,但就昨日所見,成交額不算多,同時亦主要由超賣的中資股推動,除了部分新能源股炒作巴黎氣候會議達成協議外,市場並沒有領軍或真正強勢股和板塊。另昨日下跌比例仍達63%,未見市底改善。但低於50天線的股份比率則已低至27%,正常市況的話,應可醞釀一場反彈。
人民幣盯一籃子貨幣 需時間適應
人行官網刊載文章表示,觀察人民幣匯率主要看一籃子貨幣,但市場需要一定時間逐步適應這一視角。今後市場主體不應只盯住美元,而應更多地參考一籃子貨幣,而這需要一個過程去適應。這種說明似乎很冠冕堂皇,但過去數十年全球都是美元本位制,外匯交易都是以直盤(兌美元)來報價。匯率制度可以參考一籃子貨幣,這是閣下的事,市場可不是這樣來運作的。
當然,官方這種說法,就等於強烈暗示人民幣兌美元將會貶值,餘下的問題是幅度有多大。這取決於全球會否爆發金融危機,例如垃圾債、新興市場債出事,以及歐元、日圓等非美貨幣有多弱勢。前者的概率正在升溫,垃圾債市場的流動性正急劇消失,但暫時仍在受控範圍,亦尚未波及至投資級別債券。非美貨幣則充滿變數,日本暫時不變應萬變,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則不斷發表鴿派言論,強調隨時可加碼,但市場已不太受落。
人幣貶值有限 債務更值得關注
主流看法是人民幣明年兌美元見6.8,較現水平貶值幅度控制在5%以內。其實人民幣貶值並非世界末日,貶值幅度亦不可能太大,只是中國的債務危機相當嚴重,一旦市場信心崩潰,甚至連民眾也爭相換匯,走資、流動性緊縮、債務違約進入惡性循環,屆時就一發不可收拾。或許如人行所言要時間適應,適應人民幣貶值而中國不一定崩盤這個組合,適應了,港股表現便會較佳。
[江宗仁 還看今朝]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