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阮紀宏:把問題政治化 要承擔政治化後果長青網文章

2015年12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12月16日 06:35
2015年12月16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可能已經進入了空前的政治化階段,任何問題在開展正式討論之前,都被政治化,導致實質討論無法進行,迫使決策者以政治角度考慮,從而導致一個未必符合實際的政治化決定,到頭來受到這個政治化決定的利益相關者,則埋怨決策者忽視他們的利益,但始作俑者就不需要承擔後果嗎?

學校要不要做能力測試、如何測試、成績如何使用等等,都值得討論,也應該適時作出修改,只要教育當局、辦學組織、教師組織、家長組織等等相關團體坐下來,平心靜氣的商量,該做的堅持做,該改的改,該繼續評估的留待以後解決,這是最理想的做法。然而,當問題迅即被上綱上線成為特區政府的治港理念、個人化的攻擊,甚至是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等等政治化問題,本來從教育角度可以退讓的具體做法,一旦變成高度政治角力,政府一方就難有迴旋餘地,就必須從政治角度考慮要堅守陣地,改變能力測試具體做法的空間就會減少。


司法覆核是公平公義的制度性安排,如何使用得當,當然值得討論。提出濫用說的是英國人,是港府前朝高官,是否有道理值得仔細研究。但在認真討論之前,這位專業資格毋庸置疑的老人被妖魔化,問題也馬上成為「司法已死」、「一國兩制失敗」等等命題,而討論的焦點有意無意間被轉移,司法覆核是否被濫用就成為無關痛癢的邊角料。這些把問題政治化的人,究竟是有意還是無意,實在值得看清。


政治是無情的,政治化的決定在大部分情况下也是缺乏人文關懷的,如果能夠避免用政治角度考慮,回歸問題的本質,才是最能照顧實際需要的做法,但無奈一切皆被推向政治化層面。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