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前輩好友跟我說,時裝雜誌龍頭Vogue已在國內開辦時裝設計學院。其實雜誌的母公司Condé Nast出版集團先在2013年在倫敦開了第一間他們的時裝設計學院,今年上海的分校都在十一月開課了。傳統紙媒遇到史無前例的挑戰,再加上內地經濟放緩,猶如雪上加霜,各家報章雜誌都急謀對策,嘗試開拓其他相關業務。在兼顧數碼平台,跟客戶合作舉辦推廣活動之餘,Vogue更率先開創主辦設計學院,訓練未來國內的專業時裝人才。
我覺得這主意實在太聰明了,既可提升業內的知名度和重要性,更重要是為未來的人脈建立更穩定和緊密的長遠合作關係。試想像一下如果將來他們真的能夠教導出幾個蜚聲國際的中國時裝設計師,Vogue固然功不可沒,雜誌地位提升之餘,雜誌總編的一彈一讚就更能呼風喚雨,更能點石成金。將來那些成名的國內時裝設計師也會知恩圖報,對Vogue推崇備至,讀者也會對雜誌奉若神明,視為時裝聖經。美國有Anna Wintour變成穿Prada的惡魔,現在國內版總編張宇要成為另一位穿中國時裝的魔鬼,相信亦指日可待。
我聽着都流口水,我都想,我做戴Habring 2的惡魔。
我知道是做夢,說下而已,我不敢。
「談表」大聯盟
回想以前由鍾大師幫忙引見各家品牌高層,開始多出席品牌活動,雖不才,也有自知之明。沒能力當專家,沒資格指揮若定。光是學鍾大師常常坐主家席,同枱十一個都不是同行,我都已經吃不消。記得幾年前SIHH第一次辦CEO晚宴,在展覽正式開幕前一晚廣邀全球媒體代表出席共度晚宴。一檯十人,有俄羅斯有法國有德國有意大利有西班牙有巴西有日本有中國,國際大聯盟,圖望大家打成一片。結果各人雞同鴨講,哈囉過後就沉默是金。未吃主菜,我已經跟自己說,下年不能再來了,悶是真的可以悶死人的。
來到2015,消費萎縮,紙媒正值存亡之秋,我也不得不厚着臉皮拍視頻跟大家談表說表,還要不時舖文貼圖上社交平台,爭取曝光率,幾乎半個藝人似的。忽發奇想,不是要辦製表學校,但也可以弄個看表大聯盟。其實現在社交平台已經出現多個興趣社團,微信就更多,把志同道合的表友聯繫起來,交換資訊之餘,還不時一起出席賞表聚會,蔚然成風。那麼我來號召組織一個所謂專業的評表學會好了,把所有專業表評家集結起來,開放一個讓表評人發表表評文章的平台,建立一個任由表友查詢腕表資訊的網站。目的是凝聚力量,也讓表友更容易查獲最新的腕表資訊,應該有點意思的。不過,我都是說下而已,有心無力。又唔talk得,又唔捱得。
成立紙媒工會 集合心血結晶
前輩好友對紙媒死心不息,我就建議他發起一個類似昔日團結工匠的同業工會,guild在西方早在中世紀已經出現。集合所有有關出版業的同行,他就扮演經理人的角色,推出月刊或期刊,讓一班對印刷業仍有心有力的專業人士有機會一展所長。由他號召,一定一呼百應。一期講書,就邀請所有書評人踴躍投稿。一期以平面設計為專題,一期以插畫為主,一期以攝影為主。每期書都是集合眾人的心血結晶,每期書都是香港印刷文化archive的一部分,書將來就是collectible。
未必夢想成真,但說一下,寫出來,都是好的。
文、圖﹕佘宗明
我覺得這主意實在太聰明了,既可提升業內的知名度和重要性,更重要是為未來的人脈建立更穩定和緊密的長遠合作關係。試想像一下如果將來他們真的能夠教導出幾個蜚聲國際的中國時裝設計師,Vogue固然功不可沒,雜誌地位提升之餘,雜誌總編的一彈一讚就更能呼風喚雨,更能點石成金。將來那些成名的國內時裝設計師也會知恩圖報,對Vogue推崇備至,讀者也會對雜誌奉若神明,視為時裝聖經。美國有Anna Wintour變成穿Prada的惡魔,現在國內版總編張宇要成為另一位穿中國時裝的魔鬼,相信亦指日可待。
我聽着都流口水,我都想,我做戴Habring 2的惡魔。
我知道是做夢,說下而已,我不敢。
「談表」大聯盟
回想以前由鍾大師幫忙引見各家品牌高層,開始多出席品牌活動,雖不才,也有自知之明。沒能力當專家,沒資格指揮若定。光是學鍾大師常常坐主家席,同枱十一個都不是同行,我都已經吃不消。記得幾年前SIHH第一次辦CEO晚宴,在展覽正式開幕前一晚廣邀全球媒體代表出席共度晚宴。一檯十人,有俄羅斯有法國有德國有意大利有西班牙有巴西有日本有中國,國際大聯盟,圖望大家打成一片。結果各人雞同鴨講,哈囉過後就沉默是金。未吃主菜,我已經跟自己說,下年不能再來了,悶是真的可以悶死人的。
來到2015,消費萎縮,紙媒正值存亡之秋,我也不得不厚着臉皮拍視頻跟大家談表說表,還要不時舖文貼圖上社交平台,爭取曝光率,幾乎半個藝人似的。忽發奇想,不是要辦製表學校,但也可以弄個看表大聯盟。其實現在社交平台已經出現多個興趣社團,微信就更多,把志同道合的表友聯繫起來,交換資訊之餘,還不時一起出席賞表聚會,蔚然成風。那麼我來號召組織一個所謂專業的評表學會好了,把所有專業表評家集結起來,開放一個讓表評人發表表評文章的平台,建立一個任由表友查詢腕表資訊的網站。目的是凝聚力量,也讓表友更容易查獲最新的腕表資訊,應該有點意思的。不過,我都是說下而已,有心無力。又唔talk得,又唔捱得。
成立紙媒工會 集合心血結晶
前輩好友對紙媒死心不息,我就建議他發起一個類似昔日團結工匠的同業工會,guild在西方早在中世紀已經出現。集合所有有關出版業的同行,他就扮演經理人的角色,推出月刊或期刊,讓一班對印刷業仍有心有力的專業人士有機會一展所長。由他號召,一定一呼百應。一期講書,就邀請所有書評人踴躍投稿。一期以平面設計為專題,一期以插畫為主,一期以攝影為主。每期書都是集合眾人的心血結晶,每期書都是香港印刷文化archive的一部分,書將來就是collectible。
未必夢想成真,但說一下,寫出來,都是好的。
文、圖﹕佘宗明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