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健吾:議員什麼時候才可以站在群眾的一方?長青網文章

2015年12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12月19日 06:35
2015年12月19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版權條例修訂草案恢復二讀之後,在一連串點人數、響鐘、點人數、響鐘的程序下,暫時放下。


看着整套版權條例審議的新聞,當然有很多感覺。看着電視,如果我把每一句我的感想都說出來,旁人都定當會把我當成瘋子。


先說世代問題

議員的平均年齡,是57歲。他們活在怎麼樣的世界?他們用面書嗎?他們上網嗎?他們會跟網民交流嗎?說年輕的新議員,范國威也是1966年出生的。來年,也50歲了。向來,年輕,都不是由年齡界定的。如果你有聽過電台下午的節目,我一向覺得嘟姐非常年輕。因為,她有好奇心,她愛看很多不同的事情,她想知道新知識。從她在節目中的表現,可以聽得出,她的精神年齡很年輕。但從議員的表現看,他們根本就不知道網絡世界發生什麼事。他們活在平衡時空,覺得一切向他們提出建議的人,都是他政敵安排的。只要把那些人打成「熱×」、「本土」,他們就很心安,覺得那些人說的話,都是「別有用心」、「只係想佢地死」。


只是,網民擔心的事情,他們了解嗎?他們在乎網絡上的言論自由嗎?抑或是,一如某些網民所言,上一代的議員,都靠主流媒體豢養,認為只要跟某些報紙、電台、電視台的「重要人物」吃吃飯,打好關係,雞髀打人牙骹軟,就可以順順利利,有人為他們護航。可是,網絡世界,已不是「一言堂」的世界。現在,是百呼百應的世界。有人呼,只要是中聽的,就百呼百應。以網絡潮語「×,民×黨真係冇×用㗎」,留過這句話的人,有幾多是激進政治組織的成員?只在我的面書去看,做一個簡單的調查,寫這一句的朋友,有牛津博士畢業生、懲教署職員、消防員、警員、大學講師、中學教學助理、健身教練……大家都對泛民議員,感到非常失望。不是因為他們「和理非非」,而是他們專橫跋扈,分黨分派,不願意接受大眾的意見。


再說網民反應

法律界功能組別議員郭榮鏗回應直選議員九龍西的毛孟靜被撞事件,說:「我想同網民講,你哋亦都要理性,唔好去攻擊議員、圍議員,泛民主派嘅議員為你去爭取緊更大嘅自由空間,你去圍佢、你去推佢,係唔理性、唔文明嘅做法,我感到極度遺憾。網民或市民用呢啲手段,去對待而家喺議事廳裏面,爭取更大網絡自由、更大空間嘅議員,做出啲咁嘅行為,係絕對不恰當。」


圍議員、攻擊議員,不恰當。當黃碧雲議員及毛孟靜議員被圍的時候,在人群後面,蹺起雙手的梁家傑議員看在眼裏,一定不是味兒了。也許,網民的反應真的太大了。問題是,這些無力感,由雨傘運動完結到現在,泛民議員從來沒有面對過。郭榮鏗議員在我的電台節目也直接說過,他認為「議會抗爭」是行不通的。但當時,泛民議員信誓旦旦的跟群眾說,他們會發動不合作運動,議會抗爭。而當網民看會議直播,「欠7秒流會」事件中,單仲偕議員和何俊仁議員(連同范國威議員)當時仍在席上,被各大網媒(不分本土激進抑或溫和連同大傳媒的網絡版,都有出稿的)引述。黃碧雲議員在面書的回應(見圖),是絕對誤導民眾。大家上網,看看議事規則就知道,點人數的時候,是不能投票的。是誰在扣誰「千古罪人」的帽子?


網民看在眼裏,除了「圍他們」,直接告訴他們,他們已不能再欺騙群眾,不知道各位聰明的、尊貴的議員,網民還可以做什麼文明理性的事,才可以令議員,站在群眾的一邊?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