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稱港大受政府資助 馬斐森:無完全自主長青網文章

2015年12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12月19日 06:35
2015年12月19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大學校董會前日開會,校長馬斐森(圖)在會上指出,港大尚存學術自由,且良好地維持着;至於院校自主,港大作為政府資助的大學,沒有也不可期待有完全自主,因大學要對公眾負責,故政府根據社會需要接觸、交代及調整(access, justify and adjust)大學活動是完全適當。他又為學生平反,指現時社會上認為港大學生是「麻煩製造者」並不正確,年輕人充滿熱情及理想,他們關心自己將要繼承的社會,大家或不認同學生的手段,但也應和學生合作,理解他們,幫助他們成為成熟的成年人。


馮敬恩:唔係畀錢就聽你講

港大學生會長馮敬恩認為,教育不是買賣,政府與大學亦非消費者與商戶的關係,「唔係畀錢大學就要聽你講」,另外港大收入十分多元,政府資助只是一部分收入,此外還有學費及捐款,但特首作為校監,在港大管理架構的權力,與捐款及收入相比是不成比例地大,學生必然會擔心。


港大校董會開會後,校長辦公室將馬斐森演講辭透過電郵,發送給港大師生及校友。馬斐森發言一開始即指出,過去一年對大學每個人來說都十分挑戰,公眾及媒體緊張地監察校委會,且很多議題都具爭議性,但他認為大家花了太多心機在校監如何產生、校委會主席人選及誰做副校長。


當天校董葉建源提出涉及校委會、院校自主等動議,馬斐森相信通過辯論得到不同意見是健康的,但呼籲不要對抗和衝突,應放下分歧,團結令港大向前邁進。


他指大學的目標是通過國際化、創新、跨學科來提高影響力,當中港大提交教資會的發展計劃訂明,期望在2019年有半數學生能夠赴海外或內地學習,至2022年增至100%,同時將與海外大學合辦的學位或雙學位課程數目倍增,並會嚴選合作伙伴。


校長:應與學生攜手解難

馬斐森又以外國為例,英、美、加、日及韓等政府資助的大學,都無法完全擁有院校自主,大學須在現行規章制度下發展,辯論現時架構是否應存在是好事,但改變架構需時。


另外大家可不認同學生的抗爭手段,但也應與學生攜手解決問題,確保港大是可討論複雜及爭議性議題、不同意見都可獲尊重的地方。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