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擅長傳媒戰 塑造輿論恐嚇反對派長青網文章

2015年12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12月27日 06:35
2015年12月27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埃爾多安今次說服企圖跳橋男子放棄輕生,但因同場有起碼兩支攝影隊錄下全程的「巧合」,惹來質疑「做騷」的聲音。這種揣測並非空穴來風,因為埃爾多安本人極為重視傳媒和社交網絡,利用國營傳媒為宣傳機器,非國營傳媒則往往成打壓目標,面對網民反彈時,更會組織龐大「網軍」反擊。


組織「網軍」遏異見

伊斯坦布爾的加濟公園及塔克西姆廣場前年爆發大示威,外界一度揣測當時任總理的埃爾多安將會倒台,但執政正義與發展黨(AKP)不但安然渡過難關危機,甚至在翌年的地方和總統選舉大獲全勝。《外交政策》分析文章指出,部分原因是埃爾多安擅長於利用虛假信息、政治宣傳和媒體,來塑造公共輿論、取信支持者和恐嚇反對派。


文章指出,政府對國內傳媒東主軟硬兼施,對「聽話」(傾向政府)傳媒的母公司批出數以十億計的政府合約,但「反政府傳媒的母公司,則會成為查稅目標或被迫支持巨額罰款,藉此構成壓力。政府又會針對個別傳媒人,經常發表公共聲明攻擊批評政府的傳媒人,後者往往因此失去工作。


《時代報》英語版總編輯肯內什(Bülent Kene?)不堪政府壓力,上月宣布辭職,其後被控在社交網站「羞辱」總理達武特奧盧被拘控,面臨最多8年囚刑,便是其中一個例子。


軟硬兼施箝制媒體

事實上,早在加濟公園示威後,埃爾多安立即決定成立「社交媒體部隊」,AKP聘用不少於6000名社交媒體專家,旨在協調反擊那些批評政府官員的網民。不過網絡世界依然能對其構成壓力,例如網民在YouTube和Twitter公開流傳多段引證政府涉貪的錄音,甚至指向埃爾多安家族有份,促使埃爾多安一度下令禁制這兩個網上媒介。


(外交政策/時代報)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