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健:輕信外行投資貼士 自作孽不可活長青網文章

2015年12月2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12月28日 06:35
2015年12月28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近日流傳一段短片,片中的人群高喊「郎咸平詐騙」、「郎咸平滾出上海」,但未見郎本人。該片據稱是12月12日拍攝,真實性尚待證實,據稱圍堵因郎咸平曾為一間昆明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以下簡稱「泛亞」)站台。


恰巧同日在太原,《貨幣戰爭》編者宋鴻兵亦遭泛亞投資者圍攻,被迫寫下道歉書。事後,他向警方報案稱自己與泛亞沒有利益關係,亦未誘導投資者。


年中起,上海、北京、昆明等地陸續爆發多起泛亞投資者群體上訪事件,緣起導火索是其旗下一款名為「日金寶」的產品。受有色金屬價格持續下跌及去年末起的一波股市牛市影響,投資者急於贖回,導致泛亞兌付困難,並愈演愈烈。據公司統計,全國共有8萬多名投資者,總計約360億人民幣沒有收回。12月22日,昆明市人民政府發布通報稱,經前期大量調查,判明泛亞在經營活動中涉嫌違法犯罪問題,公安機關已依法立案偵查。


近年國內流行各類理財產品,名稱中多見個「寶」字,主要掛鈎貨幣市場,設計簡單、風險較低且流動性較好。泛亞的「日金寶」則不然,其掛鈎稀有金屬,設計複雜且風險極大。外界還披露,泛亞作為交易所理應只提供交易平台,但實際上卻通過大量屯貨坐莊金屬,價格跳水後資金鏈斷裂。


陰謀論混雜民粹 麻痺群眾的利器

郎、宋二人均參加過泛亞的活動,極力倡導金屬投資,讚其「為國家掌控金屬定價權」。即便沒有直接推薦「日金寶」,他們的出席仍被視作為後者站台、代言、打廣告。這與娛樂明星代言產品相仿。因此有投資者對媒體說,自己出於對財經名人的信任而購買「日金寶」。


其實郎、宋之舉並非個例,不知何時起,一些不具備基本財經知識的人開始混迹於各種專業媒體、財經論壇、投資推介會。還有些專業人士則熱中於跨界,隨口便對自己專業以外的事件高談闊論。


老百姓們似乎很喜歡這樣的人,因為他們嘴裏沒有晦澀的詞彙、沒有燒腦的邏輯,陰謀論混雜些民粹主義,再加上點憤憤不平的情緒,絕對是麻痺「不明真相的群眾」的利器。


誠然,經濟、金融都是專業性極強的學科,絕非人人都能精通。但這不代表只能相信沒節操、非專業的名人,有見地且正直的專家並不少,只是往往苦口良藥、忠言逆耳,大多數人不願意聽。任何選擇都有成本,自學的成本是時間和精力,聽取勸諫的成本是感覺不舒服,選擇專業服務的成本是較高的費用,但選擇輕信誇誇其談表面上輕鬆愉快,最終成本是賠本虧錢。


因果循環,郎宋被堵被打,泛亞被立案調查,是「出來混,就要還」;血本無歸、站街請願的投資者,何嘗不是「自作孽,不可活」?

作者是內地資深傳媒人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