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社評:安倍道歉未見真誠 日仍迴避侵略罪行長青網文章

2015年12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12月29日 06:35
2015年12月29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韓國與日本就解決「慰安婦」爭議達成共識,去除了韓日關係的重大障礙。不過,此事之解決,並不等於日本對侵略歷史改變錯誤態度、對受害者和受害國予以真誠道歉,實際上只是安倍晉三政府在美國壓力下的權謀操作,藉此強固美日韓軍事同盟,配合美國的亞太戰略部署,籌謀從中攫取利益。可以這樣說:安倍政府一改日本過去50年立場,從政府層面承擔對韓國「慰安婦」的責任和變相賠償,只是在無法迴避之下,利用此事換取日本的國家利益而已。


韓日「慰安婦」爭議

美施壓要求解決

韓國和日本於1965年兩國關係正常化,就「慰安婦」問題,日方立場是當年簽署的《韓日請求權協定》已經解決,日本完成了法律責任,只會從人道主義角度考慮撫慰受害者。現在日本與韓國達成的共識,日方表示日軍給衆多女性名譽與尊嚴帶來重創的問題,「日本政府對此深感責任重大」,此乃日本從政府層面承擔對「慰安婦」的責任;安倍晉三以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名義「向身心受到重創的慰安婦受害人表示誠摯道歉和反省」,這是安倍「打倒2014年的我」,回到22年前河野洋平談話的軌道。


去年,安倍政府聲稱當年「河野談話」的內容和措辭,受到韓國政府插手干預,試圖弱化「河野談話」體現的官方立場,韓國朝野因而憤怒,導致韓日關係跌至冰點,現在安倍對「慰安婦」受害人表示「誠摯道歉和反省」,就是當年河野洋平的措辭。可見安倍在美國的壓力下被迫調整立場。另外,日後支援韓國「慰安婦」的基金,雖然由韓國政府籌組,日本則從財政預算撥款10億日圓給這個基金。因此,從日本政府對「慰安婦」承擔責任的表述,安倍回到「河野談話」的軌道,然後是日本以公帑援助「慰安婦」,雖然與韓國一直爭取的法律責任和國家賠償仍有差距,但是日本以國家和首相的名義處理此事,規格已經很高,因此,總的而言,安倍政府調整了立場,就解決「慰安婦」問題向韓國讓步。


去月,安倍晉三與韓國總統朴槿惠在首爾舉行首次正式會談時,因為「慰安婦」問題分歧,使會談出現沒有共同聲明、沒有共同記者會、沒有共進午餐的尷尬景况;約一個月之後,兩國在這個歷史爭議問題達成終極解決,與美國對兩國、特別是對日本施加了壓力有關。日本傳媒報道,美國在枱底下強烈要求兩國政府就「慰安婦」問題做一個了結,因為日韓同為美國的同盟國,若關係持續惡化,將降低美國在東北亞地區主導安全保障的遏止力,云云。另外,日本不敢拂逆美國,乾脆順水推舟,爭取與韓國白紙黑字徹底解決「慰安婦」問題,並尋求「國際見證人」,期待美國扮演這個角色。據日本傳媒透露,明年3月底日韓峰會安排在華盛頓舉行,屆時美國總統奧巴馬會加入安倍晉三與朴槿惠的會談,作為見證日韓就「慰安婦」爭議和解。


避無可避順水推舟

日湮滅「慰安婦」史實

由此可見,韓國「慰安婦」問題之解決,背後是美國發功,對兩國特別是對日本施壓的結果,嚴格而言,日本有被迫的成分,而在韓日即將達成共識之際,日本傳媒做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日本國民認為毋須向韓國讓步。「慰安婦」實質就是性奴隸,當年包括韓國、中國大陸、東南亞各國以至台灣,約20萬名婦女被強徵供日軍蹂躪,她們的遭遇悲慘,尊嚴掃地,生理心理受到的創傷不足為外人道,日本民衆認為毋須讓步的認知,實際上就是這些年以來,日本不肯如實教育國民、模糊日本當年侵略犯下的種種罪行的結果。


當年日本強徵的「慰安婦」,以韓國最多,約1萬人,現在僅存46人;其他中國大陸、台灣、印尼、菲律賓等國家和地區都有,台灣約有2000人,目前在世僅4人,她們都求償無門。若日本對「慰安婦」問題真箇全面反省,需要撫慰的不僅是韓國「慰安婦」,而是曾經被日軍蹂躪的性奴隸,只是安倍政府不循此途,說明日本今次與韓國達成共識,並非對「慰安婦」真誠懺悔,而是美國不容許美日韓軍事同盟出現裂縫的結果;日本的取態,更加不能解讀為對扭曲當年發動的侵略戰爭,有主動糾正之意。


日本與韓國達成的共識,包括只要日本認真落實,日後兩國「在包括聯合國在內的國際舞台就慰安婦問題克制相互譴責與批評」,意即此事在兩國關係畫上休止符,若日後韓國再提起,就是違反共識。日本雖然順應美國的要求,但是順勢操作,回歸「河野談話」和花一點錢,就把「慰安婦」史實從此抹去,掩埋了一段日本羞恥的歷史。由此可見,日本仍然千方百計迴避侵略惡行罪責,到避無可避時,不忘操作湮滅史實,這就是今次日本解決韓國「慰安婦」問題的真實寫照──虛情假意。


■歡迎回應[email protected]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