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立法會議員 張華峰﹕2016港股機會在下半年長青網文章

2015年12月3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12月31日 06:35
2015年12月31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投資產品理應最新最齊,惟近年常被鄰近新加坡超越,香港金融服務界立法會議員張華峰就認為,單靠港交所(0388)推動行業,有時候難免會傾向純商業角度去考慮問題。他在議會積極推動本港金融產品要更優化。張華峰自己的投資理念是對該上市公司業務有所認知,例如在港交所上市時他已開始持有,不過現時價格開始偏高,投資者入市就要審慎。


˙張:恒豐證券集團創辦人、董事長及行政總裁,現任香港金融服務界立法會議員 張華峰

˙湯: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陸:明報投資及地產版資深主編 陸振球

陸:美國加息對香港股市有什麼影響?

張:美國加息的預期早已持續了一段時間,香港的資金非常充裕, 而且財經官員已表明, 香港暫時未有跟隨加息的必要。所以我認為,除非美國持續加息,否則對香港的資金流動性和股市的影響,暫時不會太大。


湯:陳德霖早前表示,香港不跟隨美國加息最多只能半厘,否則會引發走資的情况。


全球經濟皆不好 資金未必流走

張:資金流走的問題,我覺得除了看息口的差距外,還要看該地方的經濟表現。全世界的經濟表現都不理想,資金可往哪裏走?反而香港仍有內地金融改革帶來的憧憬。


湯:過去一年,港股十分波動,尤其在復活節過後,出現了頗大的跌幅。


張:投資者於年初時憧憬北水南調,大量資金流入香港市場。但可惜,國內的風險監管連番出現問題,形成骨牌效應,動搖了投資者的信心。


湯:內地的股票市場可以看為是香港的競爭對手,既然它們的制度尚待完善,是否反而有利香港?

張:其實我反而覺得彼此應為合作伙伴關係多於競爭對手。我們有較完善的監管和人才,可以互相配合。希望經歷今次A股的調整,當局會針對一些不合理的市場制度作出改革, 更趨向符合國際水平。


陸:最近看到有過百億的內地資金流入香港買寫字樓,是否意味着香港再次有大量內地資金流入?

張:內地經歷改革開放, 民間累積了很多財富,國內的投資產品不多, 加上人民幣近期受壓,所以內地投資者很希望可以在外地尋找投資機會,於是借助香港作為平台。


陸:銀行結餘3萬多億,但卻不見大規模湧進香港股市,你覺得是否有點浪費?

張:這些資金可能仍在等候機會。國內金融體制的監管問題正逐步浮現, 很多人擔心下一波輪到銀行, 因此目前仍在靜觀形勢。


投資者有戒心 限制滬港通

陸:去年股市的主題是滬港通,但其交投卻令人失望,你認為滬港通有什麼不足之處?

張:滬港通在制度上存在些限制,例如在內地開戶最低要求是50萬元,但內地很多都是個體投資者,對香港的股市未必太熟悉,所以始終有些戒心。第二,香港人買A股也有很多限制,例如要付訂金等等。此外,經過這次A股的大跌,有些股票突然停牌,這樣削弱了香港人對內地股市的信心。


陸:在滬港通尚未完善的情况下,現在又說將會有深港通,你覺得是好事嗎?

張:滬港通的成效的確有點令人失望,但畢竟打開了先河。因此,我們也不能寄望深港通的成交量會有很大的突破。雖然在深圳上市的公司市值較上海細,但深港通可能會將創業板的公司納入, 其中不少是創新科技公司,投資者可以從中尋寶。


港不宜棄美元轉掛人民幣

陸:除了美國加息,近日的熱門話題是人民幣被納入SDR的貨幣藍子中,長遠對內地及香港的股市有利,你有何看法?

張:人民幣的資本帳未完全開放,所以我覺得目前人民幣被納入SDR,對港元未有影響;相反,人民幣波幅有可能減低了,減少了投資者炒人民幣的機會。話說回來,人民幣被納入SDR的確有利其貨幣發展,但香港短期不應考慮放棄美元而轉投與人民幣掛鈎。


陸:說到本港股市2016的改革目標,你有何建議?

張:我覺得隨着上市公司數目的增長, 本港股市會有一個穩定的增長。不過,若要有大躍進,我認為動力在商品市場。最近LME開始有盈利,內地投資者成為最大的客戶,填補了本港和歐美商品市場的時差問題。


陸:有不少人認為本港的監管過分嚴謹,以房託基金為例,新加坡人口較少,但這類基金卻多於香港。


監管過嚴窒礙投資意欲

張:香港引用了西方社會那套監管思維,尤其是在美國雷曼事件後,當局大大加強了規管。不過,華人的投資哲學較西方人穩健,很少出現如美國般過高風險的情况。因此,香港的監管機構將西方的監管思維搬字過紙,其實是沒有必要,反而過緊的監管窒礙了投資意欲。


陸:2016年有什麼投資貼士?

張:我認為上半年的股市會較為平穩,下半年會較好。個人偏愛港交所,因為我本身從事這行業,所以對它的業務有深厚的認識;加上它的帳目很清楚,所以自它上市至今,我一直都持有。所以,若你對某隻股票有充足的認識,把握好大方向,便不用聽太多旁人的意見,可放心投資。不過,我覺得現時港交所的價格偏高,這個200元的價格是1000億成交水平計算出來的。


■有片睇,本期「湯文亮會客室」請來立法會議員張華峰談經濟前景;欲收看更多內容,可登入:link.mingpao.com/36545.htm

明報記者

[明報記者 湯文亮會客室]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