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恒指昨日跌117點,收報21882點,成交金額449億元。人民幣出現年尾沽壓,離岸價一度失守6.6大關,午後中央出手干預,一下子從差不多6.61回到6.56水平。港股全日受到影響,國指跌幅較大,但對匯率敏感的航空股表現也不怎麼樣,三大航空股跌幅介乎0.6%至1.1%,均略為跑贏國指的1.3%跌幅。人民幣兌美元的貶值趨勢已確立,但市場似乎亦習慣了,大摩明年國指預測的基準也是6.8水平,匯率對中資股的影響不會像此前般激烈,需要一段時間才會看到較明顯的拖累。今天是2015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港股大局已定,恒指全年約跌7.3%或1722點,國指則跌19.4%或2324點,總結今年表現,還是買績優股至上。
央行干預匯市 成功例子少
人民幣連日急挫,昨日一度直撲6.61大關,終於迫使中央又出手,一下子將離岸價拉升達500點子見6.56水平,手法就是既急且快地擊破各大止蝕位,試圖消滅投機沽盤。央行干預匯市時有發生,倒未聞有任何例子能將趨勢逆轉,早年日本央行壓不住日圓升值,這兩年的俄羅斯也改變不了盧布崩潰的事實。現在全球都看淡人民幣,不論原因是什麼,人行也很難扭轉這個預期。
近年新興市場匯價受壓,當中應對得最好的,首推印度央行。在2013年受到伯南克退市言論衝擊,美元兌印度盧比由55直線升至65,一下子貶值達20%。但印度央行既沒有太多干預,也沒有為換匯、走資設限,只要基本因素穩健,市場一時三刻的恐慌很快便會減退,事後證明外資對印度有信心,急挫過後的兩年並無再破底。只是新總理莫迪上場後,對刺激經濟、改善基建等均未能取得進展,而今年央行又一反常態,突然表示將毫不猶豫干預匯市,結果反而令盧比失守2013年低位。
人民幣每年以5%速度貶值
相對於印度,中國外儲更多,又有貿易順差,但反而不敢放任市場決定匯價,顯然中央口裏說不,自信心卻相當弱,非常害怕全面市場化會令匯價崩盤,一定要以干預來維護穩定。究竟是因為未試過市場化而感到害怕,還是太清楚國內金融系統有多脆弱而拒絕開放,時間會提供答案,但要有心理準備人民幣將每年以5%的速度貶值。
今年恒指表現最佳的是騰訊(0700),上升34%;和黃升28.9%排第二,之後是長和(0001)、港鐵(0066)及中國海外(0688),依次升21.1%、20.75%及17.23%。基本上,全都是業績穩步上揚的股份,全都不是國企成分股。就算是前10名,也只有平保(2318)能上榜,升幅8.6%排名第9。
消除產能過剩 中資股危機四伏
國指今年表現慘不忍睹,僅6隻成分股上升,最佳的是食正中央全力拓展電動車熱潮的比亞迪(1211),飈升43.8%,被舉牌的萬科(2202)排名第二升32.4%;第3位是國藥(1099)升12.2%,平保第4,人保(1339)升5.23%排第5。
總結下來,市場仍是追逐有增長的股份,只是僧多粥少下,愈來愈難揀,資金都泊在一些傳統優質股上,如騰訊、長和、必賺必增長的港鐵、友邦(1299)等。假如人民幣真的穩步貶值,中資股便要盈利增長5%才能抵消,但明年是剷除過剩產能之年,若非呆壞帳顯現,便是要龍頭硬食垃圾企業,齊齊變身垃圾股,總要有人為四萬億來埋單,感覺上中資股仍然危機四伏,還是選非國企的優質股為佳。
[江宗仁 還看今朝]
央行干預匯市 成功例子少
人民幣連日急挫,昨日一度直撲6.61大關,終於迫使中央又出手,一下子將離岸價拉升達500點子見6.56水平,手法就是既急且快地擊破各大止蝕位,試圖消滅投機沽盤。央行干預匯市時有發生,倒未聞有任何例子能將趨勢逆轉,早年日本央行壓不住日圓升值,這兩年的俄羅斯也改變不了盧布崩潰的事實。現在全球都看淡人民幣,不論原因是什麼,人行也很難扭轉這個預期。
近年新興市場匯價受壓,當中應對得最好的,首推印度央行。在2013年受到伯南克退市言論衝擊,美元兌印度盧比由55直線升至65,一下子貶值達20%。但印度央行既沒有太多干預,也沒有為換匯、走資設限,只要基本因素穩健,市場一時三刻的恐慌很快便會減退,事後證明外資對印度有信心,急挫過後的兩年並無再破底。只是新總理莫迪上場後,對刺激經濟、改善基建等均未能取得進展,而今年央行又一反常態,突然表示將毫不猶豫干預匯市,結果反而令盧比失守2013年低位。
人民幣每年以5%速度貶值
相對於印度,中國外儲更多,又有貿易順差,但反而不敢放任市場決定匯價,顯然中央口裏說不,自信心卻相當弱,非常害怕全面市場化會令匯價崩盤,一定要以干預來維護穩定。究竟是因為未試過市場化而感到害怕,還是太清楚國內金融系統有多脆弱而拒絕開放,時間會提供答案,但要有心理準備人民幣將每年以5%的速度貶值。
今年恒指表現最佳的是騰訊(0700),上升34%;和黃升28.9%排第二,之後是長和(0001)、港鐵(0066)及中國海外(0688),依次升21.1%、20.75%及17.23%。基本上,全都是業績穩步上揚的股份,全都不是國企成分股。就算是前10名,也只有平保(2318)能上榜,升幅8.6%排名第9。
消除產能過剩 中資股危機四伏
國指今年表現慘不忍睹,僅6隻成分股上升,最佳的是食正中央全力拓展電動車熱潮的比亞迪(1211),飈升43.8%,被舉牌的萬科(2202)排名第二升32.4%;第3位是國藥(1099)升12.2%,平保第4,人保(1339)升5.23%排第5。
總結下來,市場仍是追逐有增長的股份,只是僧多粥少下,愈來愈難揀,資金都泊在一些傳統優質股上,如騰訊、長和、必賺必增長的港鐵、友邦(1299)等。假如人民幣真的穩步貶值,中資股便要盈利增長5%才能抵消,但明年是剷除過剩產能之年,若非呆壞帳顯現,便是要龍頭硬食垃圾企業,齊齊變身垃圾股,總要有人為四萬億來埋單,感覺上中資股仍然危機四伏,還是選非國企的優質股為佳。
[江宗仁 還看今朝]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