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梁伯韜表示,香港資本市場早年推出紅籌及國企,將創業板變成「跳板」,甚至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後,便停留於「舊經濟」,越益受經濟周期影響,充斥產能過剩的行業股,難以吸引國際投資者興趣。企業在創業板上市後亦難再集資。這觸發他想到要為港股市場創新。
這原先可由投資銀行推動,然而本地投行幾近消失,缺少土壤栽培本土市場及人才,國際投行又偏向服務內地,加上本地畢業生教育條件尚待提高,致在港股市場搞創新陷於困局。
港股搞創新陷困局
即使香港曾討論同股不同權及合伙人制,謀求突破,梁伯韜稱:「討論層次應更全面,不能滿足於新股上市集資第一,而要去開發戰略新興產業板等新產品支持本地創業家。」他擔心,一旦MSCI指數納入內地A股,資金北上多於南下,港股更邊緣化。
A股納MSCI 港股更邊緣化
梁伯韜相信,創業者只需發揮香港鄰近內地市場的優勢,開發出增加連接性、商機,提高效率及消費體驗,甚至配合雲端、發揮共享經濟及大數據效益的方案,便有條件提高商品價值,毋須局限做本地飲食及零售。他形容目前是年輕人創業黃金時代,就算在老行業,如在金融科技、互聯網、地產服務、生物科技、旅遊娛樂以至教育,仍有很多空間創新。
不應自怨自艾 要有渴求
不過就算有心推動資本市場創新,梁伯韜認為,香港近年欠缺正能量、創新和創業家精神,年輕人亦對開拓內地市場感恐懼、不認識及否定,陷於自怨自艾,沒有內地年輕一代「hungry for success」的渴求。他甚至難在香港專長的金融領域,找到具投資潛力的項目。
他認為,內地也有類似香港的高地價、高樓價問題,同樣難於處理,期望香港市場爭氣突破,不要故步自封。
這原先可由投資銀行推動,然而本地投行幾近消失,缺少土壤栽培本土市場及人才,國際投行又偏向服務內地,加上本地畢業生教育條件尚待提高,致在港股市場搞創新陷於困局。
港股搞創新陷困局
即使香港曾討論同股不同權及合伙人制,謀求突破,梁伯韜稱:「討論層次應更全面,不能滿足於新股上市集資第一,而要去開發戰略新興產業板等新產品支持本地創業家。」他擔心,一旦MSCI指數納入內地A股,資金北上多於南下,港股更邊緣化。
A股納MSCI 港股更邊緣化
梁伯韜相信,創業者只需發揮香港鄰近內地市場的優勢,開發出增加連接性、商機,提高效率及消費體驗,甚至配合雲端、發揮共享經濟及大數據效益的方案,便有條件提高商品價值,毋須局限做本地飲食及零售。他形容目前是年輕人創業黃金時代,就算在老行業,如在金融科技、互聯網、地產服務、生物科技、旅遊娛樂以至教育,仍有很多空間創新。
不應自怨自艾 要有渴求
不過就算有心推動資本市場創新,梁伯韜認為,香港近年欠缺正能量、創新和創業家精神,年輕人亦對開拓內地市場感恐懼、不認識及否定,陷於自怨自艾,沒有內地年輕一代「hungry for success」的渴求。他甚至難在香港專長的金融領域,找到具投資潛力的項目。
他認為,內地也有類似香港的高地價、高樓價問題,同樣難於處理,期望香港市場爭氣突破,不要故步自封。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