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楊志剛:除夕倒數的文化傳播長青網文章

2016年01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1月07日 06:35
2016年01月07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女兒和朋友除夕到時代廣場倒數,凌晨才回家,進門時餘興未了地哼着倒數主題音樂Auld Lang Syne,毫不察覺老爸對她遲歸的不滿。政府說要多了解年輕人,我於是嚥下不滿,強顏歡笑問她:「哼得不錯。這首音樂和香港有何關係?和新年有何關係?」然後「懶」幽默加上一句:「本土派有沒有像噓國歌那樣噓這首外來音樂?」


「爸!全世界新年倒數都唱Auld Lang Syne。是全——世——界。」女兒瞪大眼把「全世界」3個字「慢必」地向我宣告 一遍,然後逕自回房,留下我獨自納悶。女兒竟誤把英美當作全世界。


港本土派非針對外地 而是內地

本土派當然沒有噓這首香港譯作《友誼萬歲》的蘇格蘭民歌。香港本土派的獨特之處是他們針對的並非外地,而是內地。為何本土會反內而親外?因為他們認為外地人包括西方國家與香港並無利益衝突,而內地人則蠶食香港人的利益。另一個原因,是本土派覺得香港的制度、價值和文化和西方國家接軌,是代表先進和文明;國內則是落後和不文明,兩者有高低上下的差別。中國如果想進步,就要仿照西方國家的模式建立西式民主制度、接受西方的普世價值、走西方國家相同的道路。


他們的思維,類似部分西方「軟實力」學者的立場:一個國家在國際社會的領導地位,除了經濟、軍事、外交的優勢外,還要靠道德和價值的優越。西方制度,就是代表了這種道德和價值的優越。中國單靠軍事和經濟崛起,但政治上的不民主、價值觀上的不足,包括對言論自由的打壓,令其難以在國際社會發揮話語權的影響力。


親中派當然不認同這種以西方為主導的觀念。他們強調對中國制度和發展模式的自信,以抗衡西方壟斷式的全球擴張。在後冷戰時代,西方勢力的擴張不再單單依靠傳統的軍事、外交和經濟為主力,亦透過全球文化和價值觀的傳播來實現。資訊科技令到國際公共空間不受地域限制,亦製造了條件讓西方媒體主導了國際傳播、主導了文化的傳播、主導了國際輿論的形成,進而主導了國際主流意見的產生 。它們是霸權主義的新工具。在親中派眼中,西方價值觀佔了上風,是現代版船堅炮利霸權主義的結果,而非因為西方價值本身的優越。


曾經和親中的朋友出席一個有官員也有企業高層出席的私人聚會。晚飯後,大家唱歌自娛。眾人所選唱的歌,盡是英美金曲。雖然現場有大量中文金曲的楊志剛卡拉OK唱碟,就是沒人唱,一個也沒有。親中朋友靜悄悄在我耳邊說:「他們是香港精英的寫照。」看看他們選唱的英美歌曲,和傾情的投入,就曉得他們內心的價值取向。


香港除夕倒數選用Auld Lang Syne為主題音樂逃不過這位親中朋友的雷達。「香港為何要選這英國音樂來倒數?香港有多少人曉得這首歌的歌詞?香港應該選用《獅子山下》的音樂。《龍的傳人》更好。」親中朋友於元旦日傳來短訊。


港有「多元」 卻缺「共融」

價值觀和文化觀,是成長和教育、社會教化加上階級意識的產物。由於歷史、政治和社會原因,香港人不論在回歸前或回歸後,都深受西方文化和價值觀影響。港人擁抱西方價值和文化, 實屬自然。一國兩制雖然是偉大構想,但不適用於個人的內心世界。建制派不論如何強調「一國」,泛民不論如何突顯「兩制」,每一名香港市民自有其內心想法;「一國」和「兩制」之間,自有其競爭和共識,兩者角力的結果,形成多元思維,成為本港社會思想的基礎。


但問題出在香港只有「多元」卻缺乏「共融」。「多元共融」很多時被視為一體,其實兩者各自有別。香港的多元是客觀的現實,政治上由「深黃」到「深藍」,文化上由全盤西化到極端民族主義,多元的思想構成了寬闊的光譜。但是要從多元提升到共融,卻需要一個重大的邁進。議會外「黃營」與「藍營」之間從謾罵到肢體衝突,甚至從朋友變成敵人;議會內建制派用盡多數票的優勢,泛民則以拉布作對抗,充分顯示敵我分明的互不相融。雙方均沒有嘗試利用制度給予的機會和機制來達至「不同而和」。共融最起碼的要求,是按照遊戲規則來處理分歧,然後大家就算不尊重對方的意見,但仍會勉強接受結果。香港卻是如果按照遊戲規則處理而得出的結果不如所望,便衝擊遊戲規則、衝擊體制。


親中不等同狹隘民族主義

作為中國人,尤其是香港的中國人,當然應該親中。但是親中並不等同政治保守主義,並不等同狹隘的民族主義,而是利用香港言論自由等獨特優勢,發揮歷史上香港一直發揮的作用,將進步思想引進中國。「進步思想」是反中還是親中,每人心中自有不同尺度。中國改革開發的輝煌背後,事實上存在大面積的陰暗之處。這也是香港可以貢獻國家的地方。


這位親中朋友對《友誼萬歲》的微言,明顯是對反中行動的過敏回應。於是我一盡朋友之責回覆說:「世界多處地方都選用Auld Lang Syne作為除夕倒數音樂。不必把它政治化。」我竟然套用女兒的話來回覆這位朋友。我續說:「1997年香港回歸,在風雨中送走英國殖民統治者回英的歌曲,正是這首音樂。其後7月1日慶祝回歸,駐港解放軍部隊的軍樂團也曾經和香港警察樂隊合奏這音樂。」


「太好了。這是文化共融。香港需要多點共融。」朋友回覆說。


作者是教育工作者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