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醫學會會長蔡堅批評政府的自願醫療保障計劃,猶如「打市民荷包」,套餐釐定收費時要「計埋」風險分攤,使本來可用2萬元「埋單」的割盲腸手術,要扯高收費至2.5萬。他說公營醫療一直由公帑支持,若再要由健康的人補貼有急病或慢性病人,等於第二重徵稅,對市民不公平。
食衛局發言人表示,分攤風險便是購買保險的精粹,沒有人在手術之前,可預知自己會否出現併發症要入深切治療病房,買保險便是預防萬一要入深切治療病房時,保險可以支付治療費用,醫保計劃倡議的套餐收費,可令保險賠償支付手術及併發症之醫療費用。
蔡堅﹕套餐收費 剝削私醫
蔡堅指政府建議私家醫院採用套餐式收費是不可行,因為套餐只能用於風險較低的項目,例如照胃鏡或腸鏡,割盲腸、割膽等可預算併發症的手術,若要內科也推出全包式套餐,他擔心部分私家醫院和私家醫生會被剝削。
他舉例,一名病人一直發燒,公立醫院為他檢查了一個月也查不出病源,公立醫生擔心他患癌,病人便在私家醫院花了逾萬元做正電子掃描檢查。病人後來向蔡堅求醫,他發現病人患上免疫系統的疾病皮肌炎,並採用高劑量類固醇治療。他估計公立醫院為病人做檢查所花的費用是數以萬計,若私家醫生要提供全包式套餐,肯定要賠本。
雖然政府預留500億推行醫療保險計劃,足夠用20至25年,但蔡堅認為欠缺持續性,政府亦未明確交代資金用完後會否再注資。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