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六大優勢產業 推行慢效果成疑長青網文章

2010年10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0月13日 05:35
2010年10月13日 05: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回顧去年的施政報告,政府雄心壯志提出「六大優勢產業」以配合經濟轉型,本報為此「埋單計數」,發現各產業發展進度緩慢,當中欲吸引內地學生來港就讀的「教育產業」,更因為內地政策難以配合而幾近觸礁;為創新科技業而設的2億元「投資研發現金回贈計劃」,推出後只批出近200萬元,佔總額僅1%,成效備受質疑。

中學招內地生計劃煞停

政府去年推出的「六大優勢產業」,當中銳意把香港打造成區內教育樞紐,並探討讓內地高中學生來港修讀課程,計劃至今仍未有任何進展。屯門仁愛堂田家炳中學校長戴希立分析,由於兩地教育制度不同,加上簽證難辦,相信短期內難有進展。據了解,內地政府對這個計劃的另一個憂慮,是擔心大量學生來港後,容易接觸到被北京視為「禁忌」的資訊,拔萃男書院、鳳溪第一中學招收內地生的計劃都要煞停。教育局發言人回覆本報查詢時承認,計劃目前未有進展,局方會與內地機構保持溝通。

私人公司拒合作 少申撥款

創新科技方面,政府去年撥款2億元推出「投資研發現金回贈計劃」,讓私人公司與科研機構和大學合作科研項目,私人公司可獲投資額一成的現金回贈。計劃在過去半年來只批出110宗申請,撥出206萬元,佔總撥款額1%。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譚偉豪認為撥款少是預料中事,因為不少私人公司抗拒和科研機構合作,認為會拖慢科研步伐。創新科技署回應指出,計劃只推行了半年,現時評估計劃成效是言之尚早。

4私院最快5年後落成

至於近期因醫保計劃而備受關注的醫療產業,政府去年已撥出4幅私家醫院地皮,現正審視意向書。不過,家族在泰國有逾20年投資醫院經驗的陳智思指出,當局要年底至明年初才落實地價,加上建築年期,醫院最快也要在5年後才落成,進度算不上理想。立法會醫學界梁家騮擔心,醫保計劃最快2013年落實,屆時私家醫院的牀位至少要增加6000個,但4幅地建成醫院亦只可提供不足千個牀位,他直言﹕「除非政府諗住醫保搞不成,否則以目前進度,如何趕得切配合?」

電動車充電配套未做好

環保產業更被業界批評「得個講字」,政府去年承諾擴大環保採購清單,但地球之友環境事務主任區詠芷批評,政府仍以「價低者得」為採購原則,至今未有強制指引要求部門一定要採購環保產品;而政府力推電動車,卻完全未有做好充電等配套設施。

為了推動文化及創意產業,政府去年推出創意智優計劃,但跨媒體文化人胡恩威批評,申請計劃的手續官僚,令有意申請者卻步,直斥政府只會巧立名目,未有實際措施出台。

最後一項則是檢測認證產業,當中一個重點是促進中醫中藥發展,業界普通對進度表示滿意。香港中藥從業員協會副主席何發怡認為,中醫和中藥發展不可分割,政府多年來不肯把中醫納入公營醫療體制,令中醫缺乏臨牀數據,難以帶動中藥檢測發展。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