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拒建居屋 5000置安心止渴長青網文章

2010年10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0月14日 23:35
2010年10月14日 23: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特首曾蔭權在今年《施政報告》用了約五分之一篇幅(共33段)交代房屋政策,包括訂定每年2萬私人住宅和1.5萬出租公屋的土地供應指標。他又提出稱為「置安心」資助房屋計劃,代替復建居屋﹕5000個置安心單位由房協興建,首批1000個位於青衣青綠街,2014年入伙,2012年底開始接受夾心階層人士申請。雖然曾蔭權表明,若反應踴躍或會加推,但多名立法會議員批評資助單位數目太少,有議員直指數字是「羞恥」。

曾蔭權﹕反應踴躍或加推

置安心計劃的單位有別於現時的私樓,全是中小型單位,風格簡約實用,不會有豪華會所及泳池等。參加者可用市值租金租住5年,其間不會加租;第3年開始,可隨時行使購買權,選擇購買租住的單位、計劃內其他單位或任何私樓,買樓時可獲過去所繳一半淨租金作首期資助。5年租約期滿後,住客若不購買該單位便須搬出,但可保留買樓獲退回一半租金資助的權利2年。

先租後買 回贈租金一半

補地價方面,曾蔭權透露會分兩期,一半一半,第一期批地時補,第二期數年後租客買樓後補,房協退回半數租金的資助,會在補地價中抵扣,房協毋須承擔資助而虧損(具體細節仍待與房協磋商,初步構思見表)。計劃亦會避免重複資助,故曾經購買公屋或居屋的人不能申請。

除了青衣土地已落實,其餘4000個單位仍未有時間表,只預留了鑽石山、沙田、大埔、屯門等政府或社區用地,須經改地契或改用途等程序。

立法會多個政黨一向爭取每年復建3000至5000個居屋單位,但曾蔭權昨對傳媒稱「問心講,新計劃比傳統居屋好好多,只是有些人習慣了傳統居屋而已」,他指新計劃有五大優點﹕

●讓市民容易「上車」,應付首期問題;

●房協興建單位是「實用抵買,實而不華」;

●公屋戶可申請,有助公屋流轉;

●先租住樓宇,不會直接衝擊私人售樓市場;

●計劃讓市民有多項不同買樓選擇。

他形容這批置安心房屋與居屋沒有分別,不必拘泥於名稱標籤。運輸及房屋局長鄭汝樺再加上4個優點,形容是「九優計劃」,包括讓市民可以選擇最適合的置業時間;可自由向上流動;另覓用地不會刺激樓市;動用納稅人的資源較少。

政府消息人士補充,置安心另一優於居屋之處,是成功申請者有7年時間考慮是否上車,根據以往數據統計,7年已長過一個地產起跌周期。

議員﹕如抽獎 不符市民期望

民建聯、民主黨、公民黨、工聯會及多名泛民議員質疑置安心的成效。民主黨涂謹申指5000這個數字很羞恥,屆時好像抽獎般,很多市民期望都會落空。自由黨劉健儀認同置安心的方向,但指要等3年是「遠水不能救近火」。

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亦說,首批1000個單位,與過去政府房屋供應量相比是杯水車薪。他說置安心在執行上會引來連串行政問題,傳統居屋能讓更多人受惠。公屋聯會主席王坤認為,計劃對公屋富戶不吸引,因為既無資助,亦無優先資格。

房協主席楊家聲表示,房協會繼續發揮「房屋實驗室」的功能,為香港房屋發展作出新嘗試。

美聯物業青衣、珀麗灣區助理營業董事何勇方估計,青衣青綠街的置安心單位呎租約17元,估計每戶上樓可獲資助約30萬元,以現時市價計算,一個約620呎置安心單位估計約260萬至340萬元。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