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英對談﹕空泛語言長青網文章

2010年10月2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0月21日 05:35
2010年10月21日 05: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Paul:年輕人有句口頭襌,就是當被問及對某些事物的看法時,往往以「OK啦」回應,究竟「OK啦」是什麼意思?”

“Ben:可以是「沒有强烈的意見」,也可以是純粹敷衍的回應。”

■英文

這類空泛的說話,英文也有不少。少年懶得回應母親的追問,便敷衍的說「Whatever」,這有點像粵語的「是但啦」;英文還有一句不太常用的「So-so」,作為籠統的回答,當然亦有類似「OK啦」的「It's OK」,例如Paul問Ben︰「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movie?」如果Ben不願認真回答,便可說「It's OK」。這類空泛的語言(vague language),在交際性質的談話中經常出現,甚至有其實際需要,例如Ben說「It's OK」,可以用來試探Paul的看法,然後調校表達自己意見的力度。英文還有在句子當中加插kind of、sort of、rather、a bit及「not+否定形式」(例如not unhappy)等使意思變得較模糊的方法,以避免把說話說得太「死」。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 高級導師施敏文博士(Paul)

■中文

本來「OK啦」是用來回答是非問題,如「件衫靚唔靚?」,現在則擴展至資訊性問題,如「你有乜嘢睇法?」。這種泛化過程也見於「吓〔haa2〕」,這個疑問詞本來指聽得不清楚,示意對方再說一次,例如有次我問學生:「點解有呢個現象呢?」,學生說:「吓?」我以為他聽得不清楚,當我正想重複問題時,他繼續說:「……因為父母傳畀啲仔女囉。」原來他聽得很清楚,加添這個「吓」的原因可能是他需要多點時間去想想如何回答問題。無論如何,「吓」的用法也像「OK啦」般泛化地用於其他語境中。其他空泛字詞還有「咁」,例如,學生於匯報中,第一句就是「咁,我今日要present嘅題目……」;另外,「係」也是經常出現於第一句的第一個字,如「係,我叫阿Ben,我今日要present嘅題目……」。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 高級導師歐陽偉豪博士(Ben)

註:本欄粵音採用香港語言學學會「粵語拼音方案」

■有片睇:life.mingpao.com/dialogue.ht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