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你驚唔驚我哋呀?」香港心理衛生會欣怡軒的精神病康復者舍友「單刀直入」的問前往探訪的中學師生。學生說:「你們和普通人差不多,沒什麼分別呀!」「精神病」三字曾幾何時是一個禁忌語。
帶領一班「心理健康大使」探訪的是侯瑜和林君諾老師。侯瑜表示有人會很害怕精神病人,對他們有誤解,期望學生認識精神病這個概念:「了解病徵,並接納精神病康復者。這對學生本身也有好處,從中可以了解自身的情緒和壓力。」林君諾更認為,是次活動讓學生多一個渠道認識精神病康復者:「學生並非由報章上讀到,而是親身接觸康復者。」
林君諾表示預防勝於治療,現時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均面對壓力,這個計劃提供的資訊對兩者均有幫助:「跟學生傾談的時候,我可以引導他們從不同的角度思考,用正面的態度面對不開心的事。」侯瑜也表示同意,指計劃有助輔導學生的情緒,建立正面的價值觀。
回到學校後,「心理健康大使」會向其他學生推廣心理健康的重要,例如製作展板及設計遊戲等。林君諾還希望,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可以推廣至家長的層面:「除了學生要了解自己的情緒外,家長也應該注意子女的心理質素情况,這對子女的學業成績也會有幫助。」
——摘自《明報》,〈通識支援:零距離接觸精神病〉,2010.05.28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