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民以食為天,統計顯示內地人在飲食的消費,佔整體開支逾三成。港式奶茶、菠蘿包已成功殺入上海,不少港商落戶開食店,但港式食品也要迎合當地飲食文化。而開店手續繁複、培訓前線員工費工夫,令老闆大費周章。本報記者最近特別跑到洋場十里的上海灘,採訪當地開拓事業的港商。其中,開設酸奶冰淇淋及咖啡店的兩名港人,便分享了笑中有淚的經驗。
林博聰在港開設連鎖式的巴黎咖啡店,但本港租金昂貴,林博聰近年轉戰內地市場。他在珠海、江蘇先後開設3間巴黎咖啡店,成績不俗。他遂買入英國諧星Mr Bean戇豆先生在內地開設咖啡店的版權,展開上海咖啡之旅。開舖先要找舖位,已經有一段故事。「原先選址的商場,管理公司表示我租用的樓層,只有我一家咖啡店。裝修期間,始發現鄰家多間店舖,都是開咖啡店,大家不禁氣憤。」他稱為免日後生意難做,寧願蝕裝修費搬舖。
舖位宜選港企管理商場
新的店舖位於香港名都商場,將於10月底開張,由港人熟悉的港鐵(0066)旗下管理公司負責,他認為管理較有保證。開店要通過政府機關審批,例如﹕要為員工取得衛生證明、店舖通過消防要求、報稅登記。店舖開張大吉後,員工表現成為店舖運作的關鍵。由於兩地文化不同,林博聰說要清楚教導員工哪些應做或不應做,「我提醒他們注意儀容、保持雙手清潔。但由於沒有註明不可挖鼻,他們會挖鼻。我又要再提醒他們。」他稱一間店的投資額約100萬元(人民幣.下同),內地的人工較香港便宜,由千多元的侍應到4000元的經理。
林博聰指咖啡市場在內地商機無限,星巴克、Pacific Coffee也攻內地,上島咖啡店是老牌子,他則會將英國傳統的High tea下午茶帶入內地,冀打開新的潮流。
Yogurt Bar變優笆迎合客戶
另一位港商植向陽在上海從事出入口生意多年,看到上海飲食發展火紅,於是投身火海,開設酸奶冰淇淋。現已有3間商舖,每店投資75至80萬元,其中兩間選址在人流密集浦東新區的正大廣場。他稱產品材料由外國入口,本身有配方,所以員工按照指示便行。不過,要迎合上海人口味,便要調校甜味一些。而配料也要加入地道選擇,除了港人熟悉的水果、果仁、果乾,還有地道口味子乾、生薑片。
食品味道之外,該店的名稱也配合內地市場,植向陽指出售的食品較西化,所以選一個英文名字,「原本用Yogurt Bar(乳酪冰棒),但未必個個顧客懂得讀,於是簡化為 YO BA(中文為優笆),一看便識。」
記者:陳健佳